汉朝采取释奴为民措施的皇帝有,汉朝有一个从监狱走出来的皇帝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5-07 05:35:02

第11课 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定都长安

1、汉初: 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十分贫困,经济萧条。

原因:秦朝的暴政和秦末的战乱(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2、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二、制定国策休养生息政策”:

1、原因: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

2、措施:解甲归田、释奴为民、轻徭薄赋

3、作用(休养生息政策的好处)

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家务农;将奴婢释放为平民。——增加农业劳动力

采取“轻徭薄赋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及兵役。——稳定民心,鼓励农业生产

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 巩固了汉王朝统治。

三、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1.措施: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④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汉文帝是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评价)。

2、效果: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文景之治。政治清平,经济发展,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钱粮充盈

3.秦亡汉兴的原因和启示:(1)原因:①秦亡:统治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②汉兴: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治世局面;汉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 (2)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

4、以农为本的原因:一方面,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是当时社会的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源。 另一方面,农业发展有利于保障人民的生存,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巩固统治。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政治:“推恩令”的实施:

1.背景诸侯王势力强大豪强地主与官府分庭抗礼。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3.提出者主父偃;推行者:汉武帝

4.措施内容与效果:

①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分封,由皇帝制定封号。

效果: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②找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镇压他们的叛乱。

效果: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③建立刺史制度(13州部),监视地方官吏、豪强。

效果:禁止地方官吏、豪强及子弟为非作歹。 总之: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二、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2.提出者董仲舒

3.背景:对地方控制弱,“无为而治”百家学说活跃,批评政策,对抗朝廷。

4.措施: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学立为正统思想;

②在长安兴办太学,以《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为教材,儒士进入各级政府机构。

5.作用影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6.做法的好处:柔和的政策,利益引导的方式。

三、经济:统一铸造货币,盐铁专卖。

1.背景:私人铸币没有禁绝,盐铁经营权大多掌握在豪强手中。国家经济命脉掌握在富商大贾手中,他们唯利是图,利用手中的财富,对抗中央,成为不稳定因素。

2.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3.措施:收回铸币权,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平抑物价

4.作用: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四、军事北击匈奴

1.背景: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了蒙古草原,不断南下袭扰。

2.汉匈关系:西汉建立之初,西汉国势疲弱,被动防御,“和亲”换“和平”。(昭君出塞)

3.主动出击:汉武帝时,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

①组建强大的骑兵,大举反击,在夺取河套河西走廊后,继续北上,出击匈奴。

②发动漠北战役: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

4.影响: 此后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五、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意义

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六、评价

1.汉武帝是我国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2.“秦皇汉武”并称: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巩固中央集权;对后世影响巨大,对封建社会历史起了推动作用;“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3.差异: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思想文化进行粗暴野蛮的破坏;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经”主要是儒学中的“忠君守礼”思想,这在以后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核心。

汉朝采取释奴为民措施的皇帝有,汉朝有一个从监狱走出来的皇帝(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