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事实上并非如此。刘备的选择不仅涉及到刘备个人的想法,也涉及到孙刘联盟在周瑜死后的走向,以及江东内部战略重心的转移。入蜀原本是孙刘两方在赤壁后维系抗曹联盟的多种交易方案之一。这个方案原本给刘备安排的是另一个剧本——驻守荆州。但周瑜的死,以及张松、法正等人的倒戈,意外促成了刘备入蜀这个方案的实现。
一般来说,我们会从刘璋和刘备双方去看刘备入蜀的问题。这里帮大家复习一下:建安十六年刘璋听说曹操要打张鲁。由于汉中入蜀实在是太方便了,刘璋怕张鲁投降后为曹操攻击自己,于是听从张松的建议,派法正去荆州迎刘备入蜀。法正暗中联结刘备,加上庞统的一再劝说,刘备最终同意入蜀,在葭萌屯兵大半年后,挥师南下夺取成都。在本文中,笔者希望从江东和孙刘联盟的角度来看待刘备入蜀的动机,期待能够有一些新的发现。
关于入蜀一事,最早引发笔者疑惑的有两件事:一是周瑜。周瑜死后为什么会交班给政见与他不完全一致的鲁肃,而不是与他一路并肩战斗、各方面条件都更出众、且与孙权关系更亲密的吕蒙?二是庞统。庞统跟随刘备前人际关系和谐,与刘备所信赖的法正政见一致度也很高,为什么独独和刘备的关系那么尴尬?
这两件事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很少被人们深究的问题:刘备入蜀,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对不起走错片场了……都不是,他只是孙刘联盟在后周瑜时代的一个战略合作项目,还几乎烂尾。至于益州投诚来的张松和法正,只是起到了推手的作用。不管有没有没有曹操打张鲁(事实上也没打),有没有张松和法正的暗中倒戈,这个项目都会被提上日程。而区别在于有了张松法正,刘备才大概率会同意去执行这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