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四年,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死了,被朱棣处死。纪纲最大的成就,是执行了当时的大明第一才子解缙的死刑。
这个解缙,因主编《永乐大典》而名扬天下,又因卷入朱高炽与朱高煦的夺嫡之争而被朱棣在永乐八年下狱。
永乐十三年的一天,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照例呈上诏狱犯人名单给朱棣过目,有意无意间,朱棣瞅到了解缙的名字,他说出了一句很著名的话:解缙还在吗?(缙犹在乎?)
领导的水平就是高,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这就是政治家的水平。
“缙犹在乎”?显然朱棣对解缙这个人还在世是有点意外的,而他说话的对象又是专业特务头子,拿揣摩上意当饭吃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纪纲要听不懂,工作就不要干了。当夜,纪纲就请解缙吃了顿饭——他生命中最后一餐。
饭桌上,解缙被灌得酩酊大醉,随后锦衣卫将衣衫单薄的解缙拖到雪花飞舞的室外,用积雪将他掩埋。
为啥是由锦衣卫来执行这个工作而不是刑部,因为这个机构是大明法制建设的重要一环。
历代司法机构不外乎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御史台/都察院。电视里我们看到大案需要进行“三司会审”,就是指这三司。
刑部是中央审判机关,既管审案又管判决。大理寺是慎刑机关,负责对刑部移交的案子进行复审,以及平反冤假错案。都察院已经有过介绍,是最高监察机关,拥有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的权力,是天子耳目风纪的部门。
按照这个架构,一件案子到了中央,程序应该是这样的:
刑部根据《大明律》、《大诰》、《问刑条例》三部法律来断案定刑——先按照人犯犯事的具体情节,在综合性法典《大明律》里找出犯法的条令,然后到案例集《大诰》里找到类似案例的判决标准,最后通过《问刑条例》确定量刑细节。
刑部审完后,案子被移交大理寺复审,大理寺觉得没问题,那就照此执行。
若是有人喊冤,或者案子被皇帝打回,大理寺还要再次进行复审,并请出都察院介入。要是案子实在棘手,那就需要请出三司会审。
如果判决结果是死刑,必须上报皇帝,请得旨意才能行刑。皇帝核实无误,会用朱笔在名单里把确认的死刑犯名字打√,称为勾决,如果觉得不对劲,会再次发回重审,称为覆狱。
三司就是传统意义上整个司法系统了,可到了明朝,司法制度的创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凌驾于三司之上的特殊机构,它们就是厂卫。
厂卫不止一个机构,它是一个合称,最多时包括了四个部门。其中的“卫”,就是指著名的锦衣卫。
三法司的配置处理一般案件绰绰有余,可要是案件不那么一般呢,比如胡惟庸案这样以官员为主要对象的大案,本身三法司许多官员都牵连其中。老朱认为这些技术型官僚都不可信,他需要对百官进行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时刻掌握他们的动向。
当时并没有摄像头、窃听器这些高科技东西,这难不倒朱元璋,洪武十五年,他把仪鸾司改制为锦衣卫,并提高它的行政级别。
锦衣卫就此华丽登场,它的历史甚至超过了后人认可的明朝本身,长达290年。
有了锦衣卫,朱元璋对臣下业余生活的关怀变得无微不至,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对话。
老朱:宋濂啊,昨天家里做了几个菜啊?
宋濂:四...五个。
老朱:几荤几素啊?
宋濂:二荤三素。
老朱:不对,明明是三荤二素。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蒙的,老朱还会拿出照片(画像)当场核对。
连大臣和老婆吵架,朱元璋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老朱:宋讷(国子监祭酒)啊,昨晚在家干啥了?
宋讷:没干啥啊。
老朱:不对!你明明和老婆吵架了,还自己一个人坐着生了好久的闷气。
说罢叫人拿来照片,正是宋讷生闷气的模样。
有了锦衣卫,朱元璋对臣下的监控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越。在400多年前,就有一双无形的眼睛监视着一举一动,大臣们晚上睡觉估计也会做恶梦吧。
要是你以为锦衣卫不过是个特务组织,专门*是监视、打小报告这种低级业务,那就错了。
锦衣卫在明朝影视作品中露脸率极高,他们往往作为反派人物出场,个个武艺高强,身穿飞鱼服,腰胯绣春刀,一幅唯我独尊的派头,是苦大仇深主角的劲敌。
这些倒没有夸张太多,锦衣卫确实有这个实力。
厂卫厂卫,锦衣卫不是工厂的门卫,名字中的“卫”是指卫所,清楚标明它是个军事组织。
锦衣卫地位极高,位列亲军上十二卫之首,一般的卫所领有五个千户所,锦衣卫竟然领有17个,编制人员达数万人,到了嘉靖时期,由于出了一个好领导,人员更是膨胀到十万以上。与其他卫所不同的是,锦衣卫并不直接参与作战,其中的军匠是武器研发部门之一,神机营不少器械都出自这个单位。
遇有战事时,锦衣卫还要负责搜集情报,策反敌将的工作,属于特殊军事部门,在万历平倭援朝战争中,锦衣卫的情报工作就为明军出力不小。
影视剧里常出现的那种锦衣卫其实是个特指,指的是其中的一个司法机关,北镇抚司。
《明史•刑法志》:洪武十五年添设北司...于是北司专理诏狱。
锦衣卫有南北两个镇抚司,南镇抚司主抓卫所的军纪、法纪,北镇抚司专抓皇帝钦定的案件。北镇抚司既是刑侦机关,又是司法机关,直接向皇帝本人汇报,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三司。
上面那句话还出现了另一个名词“诏狱”。
“诏”,“奉诏行事”的诏,寓意是除了天子没人敢管,国家法律在这里不存在,进了诏狱的犯人等于九死一生,要是能熬到活着出诏狱,准会换来大家另眼相看:这家伙是个硬骨头。
诏狱云集了大明刑讯逼供界最优秀的人才,经过他们总结前人经验,代代努力发明创造,把诏狱变成了一个令人闻风色变的地方。
诏狱最恐怖的地方不是死,而是求死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