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全球第三,亚洲第一大河。历史上长江是南北割据的分界线,中国古代“南北对峙”大都以此为界,三国魏蜀吴,南北朝,宋辽等等,因此突破长江成为成立大一统国家的必要条件。而长江中下游江面十分宽阔,南京以下宽度更是在10公里以上,在古代船舶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想要大规模渡江难度很大;长江中上游江面虽然较窄,但因为长江水流量巨大,造成水流湍急,大规模渡江更是困难。
历史上不少雄才伟略的霸主就是饮恨长江,未能实现一统山河的梦想,如令曹操魂断的“赤壁之役”,岳飞抗金代表作宋金“襄樊之战”,南宋抵挡住战无不胜的蒙古铁骑“钓鱼城之战”。虽然成功突破长江天堑的例子也有,但无不是历尽艰难困苦才得以实现的。然而在解放战争中出现了奇特一幕,解放军自1949年4月20日20时三野谭震林指挥的中集团首先渡江,并迅速突破安庆、芜湖间防线。4月21日晚,粟裕指挥的东集团、刘伯承指挥的西集团分别从镇江、江阴间和贵池、湖口间渡江。尽然于4月22日胜利地突破国民党军队近千里的江防阵地,登上南岸,并争取江阴要塞守军起义,控制江阴炮台,封锁了长江,进展之神速,着实让人意想不到。
解放军取胜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仅从战役背景上分析解放军迅速取胜的原因,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具体如下:
一、军事上,从国民党方面来看,解放战争两年多以来,共损失了四百九十五万人,特别是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后,国民党精锐主力部队,已基本被消灭殆尽。而剩余的一百五十万人,分布在从新疆到长江以南的广大区域,根本无法组织这么宽广的防御面;从解放军方面来看,结果两年多的作战,兵力不减反增,*部队已达两百多万,加上地方武装总数突破了四百万人。
二、政治上,从国民党方面来看,国民政府高层内部斗争愈演愈烈,一些高级将领公开要求国民党统帅蒋介石停战言和,逼迫蒋介石下野;从共产党方面来看,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解放全中国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给出了充分准备,统一战线也迅速扩大大批民主人士来投。
三、经济上,从国统区来看,经济改革失败,金圆券迅速贬值,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工商业一片凋零,财政收入入不敷出,物价飞涨,民众怨气沸腾;从解放区来开,解放区土地改革深入推进,从根本上保证了耕者有其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军一张欠条就可以借走百姓的全部口粮。
*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发言
以上,仅是从解放战争背景做出的分析,后续如果大家有兴趣笔者将试着会从战役指挥上对渡江战役的迅速胜利进行分析,一窥究竟。如果大家有不同的见解或者认为有待补充指出,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