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有记载的王朝,中国历史上从未记载过的王朝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5-21 16:24:55


本文参考文献

《史记》、《竹书纪年》、《商代史》、夏商周断代工程、百度百科、B站等

殷商王朝

第一个有文字记录的王朝

鸣条之战

商汤

v s

夏桀

商汤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商朝。

我国第一个有记载的王朝,中国历史上从未记载过的王朝(1)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称殷商,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第一阶段

“先商”(商灭夏之前的时期);

第二阶段

“早商”(商汤建国后至盘庚迁殷之前);

第三阶段

“晚商”(盘庚迁殷之后的时期)。

我国第一个有记载的王朝,中国历史上从未记载过的王朝(2)

这里有打造盛世的武丁,

也有着宠爱妲己的商纣王。

这里有着血腥的人祭

但也是这里诞生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传承

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

01

商太祖-汤

商王朝首任君主,担任商族部落首领17年,建商后称王13年,他宅心仁厚,重用贤臣伊尹,领导四方诸侯运用战争的暴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朝。

02

商哀王-外丙

汤第二子,在位3年。

03

商懿王-仲壬

汤第三子,在位4年。

04

商太宗-太甲

商汤嫡长孙,太丁(商汤长子,因商汤在位时去世,未能继承王位)之子,在位12年。执政第三年,出现一味享乐,暴虐百姓,朝政昏乱等现象,结果被四朝元老伊尹放逐,后经三年反省,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能修德,诸侯都归顺商王,百姓得以安宁,史称“伊尹放太甲”

05

商昭王-沃丁

太甲之子,在位29年。沃丁以天子之礼将伊尹安葬于都城亳附近,以表彰他对商朝做出的伟大贡献,政治方面沿用宽民政策,以德治商

06

商宣王-太庚

沃丁之弟,在位25年,在位期间沿用商汤政策。

07

商敬王-小甲

太庚之子,在位17年,在位期间国家发展平稳有序。

08

商元王-雍己

小甲之弟,在位12年,他昏庸无能,荒废政事,导致商朝衰落,各诸侯的势力日趋膨胀,以致很多诸侯故意不来朝贡。

09

商中宗-太戊

雍己之弟,在位75年,是商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时期,勤政修德,治国抚民,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各诸侯纷纷归顺,使商朝再度兴盛。(太戊与太甲、祖乙并称三示(即三位有贡献的君主))。

10

商孝成王-仲丁

太戊之子,在位13年。在位期间将都城从亳迁到嚣(今河南郑州),仲丁死后,诸弟争夺王位,造成九世之乱,商朝一度中衰。(致使从“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即位顺序到“谁拳头大谁即位”的动乱局面)

11

商思王-外壬

仲丁之弟,通过武力取得王位,在位15年。因王位来源不正,导致很大精力用在处理王朝内部事宜上,导致商朝逐渐衰落

12

商前平王-河亶甲

仲丁和外壬的弟弟,在位9年。为缓解王族内部的矛盾,于是将都城从嚣迁到相(今河南安阳),并通过南征北战,稳定了商朝的颓势,为其后的祖乙复兴打下基础。

13

商穆王-祖乙

河亶甲之子,在位19年,在位时期,将都城从相迁耿(今山西省河津),次年,又从耿迁到邢(今河北省邢台),后因邢发生河患,于是再次迁都于庇(今河北省邢台) 。祖乙曾数次出兵征战,解除商朝的外部威胁。并任用巫贤辅政,使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让商朝国势再度兴盛

14

商桓王-祖辛

祖乙之子,在位16年,在位期间仍处于九世之乱,未能解决商朝颓势。

15

商僖王-沃甲

祖辛之弟,在位20年,治国能力不佳,商王朝持续陷入颓势。

16

商庄王-祖丁

祖辛之子,在位9年,鲜有作为,王室混乱,诸侯不朝。

17

商顷王-南庚

沃甲之子,在位25年,他将国都由庇迁至奄(今山东省曲阜县),在位期间王朝处于颓势,他主动退位,让位于堂兄阳甲。

18

商悼王-阳甲

祖丁之子,在位7年,“九世之乱”的最后一任君主。在位期间,商朝再度衰落,内乱不止,已无法控制局面

19

商世祖-盘庚

晚商的起点,祖丁之子,在位28年,由奄(今山东曲阜)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并在迁都后重新施行商汤时期的政治制度,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商朝也因此再度兴盛,诸侯重新前来朝贡。自迁殷以后,商朝政治基本稳定,都城不再迁徙。

20

商章王-小辛

盘庚之弟,在位14年,没有延续前任的政策,力图改革但未成功,使得兴盛的唐朝又转向颓势。

21

商惠王-小乙

小辛之弟,在位10年。军事上,征战周边小势力;政治上,设立新的祭祀制度;对于继承人武丁,更是悉心培养,为后期的武丁盛世打下基础。

22

商高宗-武丁

小乙之子,在位58年。在位期间对侵扰商朝的西、北诸方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同时又进行了南征,为商王朝广拓了疆域;在治理内政方面,武丁从民间选拔贤才,兴利除弊,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使商朝达到鼎盛,史称“武丁中兴”

23

商后平王-祖庚

武丁次子,在位7年。继承了“武丁中兴”的事业,积极开拓,遵行礼制,是一个积极、孝悌的君主。在他统治的数年间,商代的经济文化和国力都十分强盛。(而后母戊鼎是他(也有认为是祖甲)为其母制作的鼎,故为孝心。)

24

商世祖-祖甲

祖庚之弟,在位33年。在位期间曾征伐西戎,他在位早期尚能照顾民众,商朝中兴,创建了“周祭”之法,但执政晚期,苛刑加重,民心尽失。

25

商甲宗-廪辛

祖甲之子,在位6年。在位期间,联合各藩属部落对侵犯商朝边境的部落发动战争,但未彻底解决,为商王朝后期的动荡,留下了隐患

26

商康组-庚丁

廪辛之弟,在位7年。在位期间对羝方、旨方等羌族部落进行多次讨伐,虽然擒*羌方伯,占领羌部分土地,但并没将羌方完全征服,成为隐患。庚丁晚年信巫教,使巫教势力大增,危及王权

27

商武祖-武乙

庚丁之子,在位35年。即位时,商朝国势已经逐渐衰落,他试图努力挽救国势,但是成效不大。面对周边藩属部落的掌控力逐渐丧失,便扶持周部落带头征伐,但也为后期埋下了隐患。另外他生性残暴,贪于享受,被后人评价为残暴的君王。

28

商匡王-文丁

武乙之子,在位11年。在位期间,周侯季历伐戎有功,文丁忌惮,先嘉其功而*之,商周关系恶化。(文丁的儿子箕子,在商朝灭亡后,前往朝鲜地区建立了“箕子朝鲜”,故文丁称为中朝两国君主共同的祖先;文丁另一个儿子是比干,被称为中国初代“文曲星”

29

商德王-帝乙

文丁之子,在位26年。继位后,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军事上积极作为,出兵讨伐夷族;对待周部落采取联姻,取得了短暂的和平;在位末年,迁都于沫(即朝歌,今河南淇县)。

30

商纣王-帝辛

帝乙之子,在位30年,商朝最后一位君主。他继位后,打击贵族势力,任用贤臣;军事上,大规模招募军队,打击中原游牧民族,西面拘禁姬昌,抑制周部落的发展,西北征黎,南伐九苗,东征夷方,将华夏疆域第一次扩充到长江流域,使得商朝版图扩大一倍,但击败东夷之后,他开始了享受生活,十分宠爱妲己,开始纵情声色犬马,酒池肉林。最后在牧野之战,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身死,商朝灭亡。(纣王在鹿台自焚,很大可能性是想让上天降下惩罚,以自己为祭品)

自此,延续500余年的殷商王朝就此覆灭!


1、关于31位帝王,因第二位君主太丁在即位前就去世,故君主介绍共30位。

2、商朝虽有甲骨文佐证,但部分史料存在冲突,请理性阅读。

3、本文部分资料及图片来自互联网公开数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