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区的山村。程英铁摄影
“开山爷”不好意思地搔搔满头白发,笑着对我们说:“老婆子说得对。那时的长白山里全是地窨子、大窝棚、马架子,还有木刻楞,你们看,就是这个样儿。”他指指左邻右舍。
我疑惑地问:“六十多年前,长白山中还没有关内那样的房子吗?”
“跑山奶”抢着说:“没有。俺来东北落脚的第二天,就找邻居嫂子做伴儿,特意到附近的山沟里转了转。我的天,方圆几十里内的几条山沟中,都是这种趴趴屋。”
“开山爷”笑着接话道:“这话不假。俺自小在长白山里长大,到过若干其他山沟,看到的也都是这种趴趴屋。”
“跑山奶”说:“难怪说关东山有多少怪呢,你看,这趴趴屋就是第一大怪——窝棚、马架子到处盖!”
来考察的学者忍不住开口了:“事出寻常才叫怪。最早闯关东的人来到东北,见到当地人的房舍、衣着乃至风俗习惯与关内大大不同,因此才说这关东怪,好像什么都‘怪’。”
“跑山奶”笑着说:“对喽,俺刚来时,看到这关东山处处都是怪!”
山中人家。程英铁摄影
★何谓“闯关东”?“跑山奶”问学者:“这位先生你说,这东北,咋就叫关东了呢?”
学者说:“如今,说‘关东’的人不多了。他们只习惯说‘东北’。关东的说法来自明朝——自从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到长城东头与大海交接处修建了一座山海关后,这山海关之东的大东北,就叫做关东,而山海关以西的广大地域,就叫关里或者关内。”
“跑山奶”大乐,高兴地说:“听老师一席话,胜读那个多少年书呀!今晚上俺们招待你——小鸡炖蘑菇。老头子,一会儿*鸡去!”“开山爷”赶紧答应一声“好的”。
“跑山奶”又笑问:“你们说,跑东北的人本来是寻活路开荒种地度饥荒的,怎么就叫闯关东了呢?”
山中人家雪中居。程英铁摄影
“开山爷”却接口侃侃而言:“说来话长——三百七十多年前的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原先祖辈住在关东的满族人抛家舍业,跟随顺治皇帝“从龙入关”,进驻关里的北京享了福,本来就人烟稀少的东北就更加荒凉了。清朝皇帝为了让长白山为中心的龙兴之地重新繁盛起来,就在顺治八年(1651年)准许关内人到关东来开地种粮。山东河北山西等地场的百姓一听朝廷让来,就呼啦啦跑到关东的辽河东西两岸开荒种地了。这些人是第一伙闯关东的。到了顺治十年(1653年),清朝正式发了《辽东招垦令》的告示。从那后,进东北开荒的人更多了。”
“跑山奶”第一次听老头子说得这么好,竟然一下子愣住了,满眼都是敬佩。
吉林雪乡。程英铁摄影
“开山爷”接着说:“三十多年后的康熙七年(1668年),朝廷发现还有大批的关里人从海上、陆上分别闯进了关东,并逐渐向长白山中的吉林方向蔓延,有点控制不住啦,就立即下令废除《辽东招垦令》,还修建‘柳条边’,对长白山实行封禁。但是,关内人多地少,加上年年灾荒,老百姓实在过不下去了,就不顾朝廷的禁令,拖儿带女地陆续偷偷地跑进了关东来。这一批又一批的人扶老携幼,顶风冒雨,边要饭边走,好几个月才进了关东,但所到之处已经是窝棚遍地,大片的土地已经被先来的人开发了,再无自己立锥之地了,只好拉扯着老婆孩子向着越来越东边的深山密林继续走,并偷偷地钻过柳条边,进了长白山区。多少年下来,长白山中越来越多的山谷沟岔、江河湖畔,就陆续被闯关东的人一点点地占领了。你说为啥叫闯关东呢?就因为到东北来千难万险,需要豁出去,所以才叫闯关东!”
学者补充道:“老爷子说得好!这就是历史上延续了二百多年的闯关东潮,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占领地域最广(整个东北辽吉黑三省)的大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