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四大案件,空印案、胡惟庸案、郭恒案、蓝玉案。
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可能是谈论最多的案件,但胡惟庸案,我看过很多人分析,大部分都说胡惟庸是为诬陷谋反而*,我没有看到几个人分析正确,今天我想给大家解读一下胡惟庸案件。
解读了胡惟庸案件,你也能懂,明朝官员内部的事情。
明朝建立后,明朝政治集团分两部分,李善长领导的淮西派,也就是当时跟朱元璋打天下的一派,此派系势力极其强大,包括徐达、常遇春等人。
还有一派为浙东派。
浙东派是刘伯温为首的朝廷势力,大部分以后加入的文官为首。
对于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的对立,这是朱元璋特别愿意看到的事情。
朱元璋的一生特别多疑,这也是他设立锦衣卫的原因。
朱元璋的锦衣卫甚至收编了很多朝廷重臣的管家和亲属,帮助朱元璋监管。
记得有一个官员夜晚在家打麻将,突然掉了一张,怎么也找不到。
第二天上完朝,朱元璋留住他,给他一样东西——丢失的那张麻将牌。
朱元璋通过警衣卫的监控,加上淮西和浙东的两派互斗造成的互相监管,大大的简化了朱元璋对于管理工作。
这样的三角形,也是朱元璋最愿意看到的三角形。
但这个三角形逐渐的崩塌起来。
李善长和刘基的斗争愈演愈烈,甚至两人的冲突逐渐扩大到了两个势力的正面冲突。
越演越烈,最终导致了胡惟庸案件。
洪武元年,朱元璋外出巡视,李善长的亲信中书省都事李彬,因为违法乱纪被刘伯温抓了起来。
李善长想救李彬。但李善长毕竟是政治方面的一个老狐狸,他不会明说放李彬,而是巧妙的说,天大旱,很久没下雨了,应天正在求雨,为了苍生,不要再*人了。
刘伯温却正面怼回去说:*李彬,天必雨。
这也彻底激怒了李善长。
浙东集团和淮西集团不再是暗枪暗箭,而是彻底开始大规模的正面碰撞。
李善长利用天气仍旧大做文章,淮西势力也组织官员对刘伯温各种诬陷和检举。
最终在朱元璋的压力下,刘伯温辞官隐退,浙东集团也遭到了打压。
但刘伯温也不是善茬,刘伯温走之前,将自己的门生杨宪推举为浙东集团的领袖,并在朱元璋那里荐为御史中丞。
朱元璋怕浙东集团崩塌,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