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此话一出,刘晔也是一阵附和。如果此时不除去刘备这个大患或许会给日后带来不小的祸事。
但左思右想之后的曹操还是决定放弃进攻蜀地,回到许县。不仅如此,曹操还对司马懿说:“人若无足,即得陇右,复欲得蜀邪!”
不知当时的曹操犹豫的到底是什么,究竟是因为后方不稳怕内部反抗,还是因为不信任他人想要从长计议?
但是不论是什么原因,曹操最后一次能够一统天下的机会就这么没了。司马懿确实聪明,刘备拿下蜀地之后,士兵们烧*掠夺城内的百姓并没有那么欢迎。如果此时的曹操攻打刘备或许历史又是另一个样子了。
*曾表示,曹操的优柔寡断真是妨碍了不少事!为什么*能够准确的指出曹操的问题?其实主要是因为兵法是完全相通的,所以*能够准确的找到曹操的问题所在。
除了曹操的遇事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让他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之外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宽以待己、严以律人虽然时间、朝代、性质不一样,但是将领最基本的作用几乎是一样的。想要让手下的人真正的服气,忠心的跟着,就只能以德服人,自己先做出个表率来。
可曹操却有些相反,当各个将领都拿高标准要求自己时,曹操选择了对自己更加宽容一些。
官渡之战过后,曹操发布了《败军令》,其中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将领带兵打仗,如果不幸战败就要接受惩罚。再严重的话直接撤掉官职,从零做起。
本来这是一个不错的规定,但是没想到到了曹操自己这里,却失效了。此处说的是著名的赤壁之战,要知道赤壁之战是曹操亲自率兵出征的一场战争。
*看到曹操所制定的《败军令》之后也提出过疑问:赤壁之战,该定何人罪?
赤壁之战后,曹操不仅没有定自己的罪,反而把责任推给下面的人。试问,如果都这样的话,规矩以后还会被遵守吗?手下人在执行规则的时候真的会服气吗?
*对于曹操的这两点缺点摸的这么准,不仅仅是因为*熟读历史。其实也是因为这几点放在任何时候都适用。
我们党从最初的艰难时刻能够走到现在这么壮大的队伍,不都是因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吗?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对别人要求低一点才是一个领导者该做到的事情。
这两点看似并没有多么严重的问题,为什么却对曹操的影响力如此之大?曹操的优柔寡断和没有担当并不只有这两件事,生活中无数个这样的事情堆起来之后就变得不再小了。
为什么曹操有这样的缺点*还是坚持给他翻案呢?*认为看待一个君王能单单看一方面要多方面的去考量。
曹操在文学、历史的贡献上都有所作为,那么我们既然要遵循实事求是,就不能区别对待。该指正的地方指正,不好的地方也不因为他是谁而隐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