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开阔新视野,分享好知识!《新知问答》是新华网客户端和知乎联合出品的知识类问答栏目,致力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发现、聚合和传播高品质原创内容。
秦始皇陵是被人盗掘过的,但是没有挖到地宫,地宫是皇陵的核心部分,也就是皇帝的遗体所在的地方。现在国家拥有陵墓的许多数据可以为陵墓的挖掘提供帮助,但出于保护目的暂时不会挖掘秦始皇陵。
通过对这些现有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就可以推断出它到底被盗掘到什么程度。
1.各种物探方法的作用
(1)重力异常反映推断地宫的开挖范围最为明显,对宫墙也有一定显示。
(2)磁异常反映封土堆中的细夯土墙最为明显。
(3)电阻率法异常反映推断墓室最为明显。
(4)测汞法异常提供了推断地宫内存有大量水银的依据,也反映了地宫的开挖范围。
(5)核磁共振法和自然电场法对判断墓室是否进水和阻排水渠的阻水效果良好。
(6)弹性波法对探测地宫的效果不理想(可能是采用的技术方法还存在问题),但也对地宫开挖范围及其内部复杂结构有所反映。
(7)地温法对推断地宫有所反映。
(8)激发极化法探测墓室中有无金属制品有一定效果。
2.本次探测发现的物探、化探异常特点
(1)在封土堆中部,磁法、重力、电法、弹性波法和测汞法5种异常的位置基本一致或相互套合。
(2)它们共同反映了封土堆下经过大规模开挖和建造。
●为判断地宫存在与否新提供了多种电阻率断面、重力异常、弹性波法反射剖面与绕射点和地温等综合地球物理依据,验证了汞地球化学和磁异常依据。多参数资料相互印证和补充,提出了封土堆下经过大规模开挖、有墓室、墓道、宫墙、水银等配套建筑,有的还是石质建筑以及封土堆本身存在复杂规整结构的推断。这一切说明封土堆及其以下是真墓,不是假坟。
汞地球化学异常和磁异常虽然属于验证性质,但不是简单的重复——汞的热释谱进一步说明了汞异常来自地下,并非由封土含汞量变化引起;对磁异常的起因则有全新的认识。
● 给出了地宫及墓室大小、埋深等方面的定量描述。
● 提出了墓室主体尚未坍塌和进水的认识。
● 还提出了对“旁行三百丈”以及封土堆南沿存在砂砾石人为堆积等推测,虽因资料过少,依据尚不充分,却给后续研究者提了醒。
● 观测结果与历史记载相符或不矛盾;
● 关于封土堆下存在墓室、封土堆中存在细夯土墙和地宫开挖范围等主要推断已经部分钻探验证证实。地下的各种情况都会影响到挖掘,比如汞的存在会让小蟊贼不可能自己打盗洞进入地宫中。
先说秦始皇陵概要:
秦始皇陵区由封土堆、内外城墙和内外城墙内外的陪葬坑、陪葬墓、地面建筑遗址及相关文物遗存区构成,分布面积约56平方公里。
秦始皇地宫有“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这样一个传说,于是1981年原地质矿产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现中国地质科学院物探化探研究所)在秦始皇陵封土堆上进行了土壤汞量测量,发现封土堆中部有较强的汞异常分布。
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个秦始皇是玩真的啊!用水银做山川大河这真的太酷了。第二个是我们其实早就具有开墓的能力,但是不会这样做。
这次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使用了重力、磁法、电法、弹性波法、放射性法(核方法)、地温法、核磁共振法和测汞法等8大类方法。电法、弹性波法和测汞法还进行了亚类方法对比,这样才基本给出地宫全貌的全面认识。
地球物理方法一般是进行剖面测量,剖面测量的图像结果均为横截面,利用多个横截面来推断整体,下面就是秦始皇陵的工作布置图。
探测结果:
1.封土堆中部下方经过大范围开挖
我们利用重力方法在封土堆的6条剖面上进行了实验,在封土堆中部观测到了明显重力异常,我们推断由地宫中的回填夯土引起。因为地宫开挖后,回填土经过夯实。夯土的密度比正常土大,可以引起重力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