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上,有不少雄才大略的皇帝开创了盛世,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明成祖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其中,有着“千古一帝”称号的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最耀眼的。
他一手创造了“贞观盛世”,让大唐的威名享誉四海。
正是因为唐帝国给世人留下了无与伦比的震撼,所以在之后的上千年,海外之人都习惯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让人好奇的是,唐太宗死后,史书上对他的死因讳莫如深,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据说这是因为太宗之死有些奇葩,说出来很是丢人,所以修史之人都为尊者讳。
到底这位文治武功无人能及的帝王是因何而死?为什么史书都不好意思记录呢?
公元617年,隋朝的灭亡已经进入倒计时,华夏大地上枭雄并起,到处都是烽烟。
在这种情况下,陇西李阀于晋阳起兵,正式打出了争夺天下的旗号。
当时李渊坐镇中军,征战之事全部由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做主。
这两人自小就被李氏精心培养,文治武功无一不精,在当时的年轻一辈中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只不过老大李建成很多时候要帮助老父李渊处理一些政务,所以征战天下的事情更多的都是李世民在做。
李世民天生就是个军事奇才,行军布阵老成持重,遇到战机又敏锐果敢。
因此上他所率领的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短短几年就为刚刚建立的大唐帝国打下了大片的国土。
虎牢关一战李世民三千玄甲军破王世充十万大军更是成就了他千古战神的威名。
这一仗彻底奠定了大唐立国的基础。
战功赫赫的李世民班师回朝之后,唐皇李渊认为自古以来旧的官阶与特殊功劳不相称,故而拜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封秦王。
当时李世民的地位只在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之下,是大唐帝国手握重兵的第三号人物。
到了此时,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化解,双方的斗争渐渐开始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