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项项改革措施在当时看来是前所未有的“前卫”,全世界都认为清朝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是真的要改变自己和世界接轨了。
但是旧贵族集团和官僚集团却惊恐万分,因为每一道变法的诏书都好像一把刺向他们要害的刀子。
这些旧贵族和官僚们便纷纷想办法对抗变法,有的人直接违抗光绪帝的旨意,有的人则频频找到慈禧求情,希望她能管住光绪,阻挠变法。
主导变法的光绪帝面对那些公然违抗自己的保守派官员,不是罢免就是革职,就连军机大臣刚毅都因为反对变法而被直接革职。
眼看被光绪革职的官员越来越多,就连朝廷重臣都说罢免就罢免,再加上有许多人跑去向慈禧求情,政治嗅觉灵敏的慈禧已经察觉到一丝失控的味道。
慈禧命令光绪不许革除一些人的官职,并把自己的亲信安插进北京的军队,掌控了京城的军权。
一段时间后,朝廷邀请伊藤博文担任顾问的消息传出,举国震动。
毕竟,几年前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千古奇耻的《马关条约》,全国上下此刻都弥漫着浓厚的反日情绪,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没法接受这个甲午战争的策划者来担任皇帝的顾问。
保守派官员当即上书慈禧,说维新派要颠覆大清,请策划了甲午战争的日本首相当顾问是引狼入室,他们直接请求慈禧再次垂帘听政。
慈禧早就因为光绪帝在变法过程中展现出的独断专行而不满,许多慈禧的亲信都被光绪帝处罚。
同时,光绪帝还大肆收揽权力,这让慈禧担心光绪帝会趁机脱离自己的控制,而“请太后再次垂帘听政”的请求则正中慈禧的下怀。
保守派官员上书慈禧当晚,感到危险的谭嗣同连夜拜访袁世凯,说慈禧要废黜皇帝,皇帝派他来传话,要求袁世凯立刻起兵勤王,包围颐和园,软禁慈禧,以保护变法成果。
然而,袁世凯表面上安抚住了谭嗣同,答应帮助维新派,暗地里却立刻向慈禧报告了维新派企图政变的消息。
第二天,慈禧就从颐和园回到皇宫,将光绪帝软禁在了中南海瀛台。
随后,慈禧大肆搜捕维新派,许多维新派官员不经审问即被处死,除京师大学堂外,其他所有新政中的项目一律废除。
后来,她更是计划直接废黜光绪帝,但因遭到全国各界和世界各列强的反对而作罢。
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的势力被彻底剪除。
自此,戊戌变法这场中国近代史中最重要的改革,可以宣告完全失败了。
变法维新对慈禧、对那些旧贵族和官僚来说,无异于让他们以自*来挽救清朝,即使他们知道清朝若亡,自己也不会有好下场,但当自身利益受损时,他们还是出于本能的坚决抵抗变法。
三年后,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再次发布新政,后来又搞什么立宪改革,但全天下已经没有人相信清朝朝廷的改革诚意了。
而光绪帝也对此兴致缺缺,毕竟,此时所谓的“新政”都是在慈禧授意之下发布的一些无关紧要的政策,根本不能改变清朝腐朽的现状。
临终仍是傀儡在戊戌变法后,慈禧和光绪帝彻底撕破了脸,光绪帝失去了所有权力,被软禁在中南海一方小小的庭院——瀛台中。
下人们都是慈禧的耳目,皇帝只有一两个忠心的小太监而已,冬天院子里甚至没有煤烧,光绪帝被冻得瑟瑟发抖。
伺候他的小太监实在看不下去,就去乞求内务府总管太监私下运一些煤到瀛台。
总管太监也同情光绪帝的遭遇,便答应了,光绪帝这才可以烧煤取暖。
可此事被慈禧得知,她将内务府总管太监召来狠狠责骂了一顿,吓得总管太监连连抽自己嘴巴认错。
即便如此,不久之后慈禧还是找了个理由将总管太监赐死了。
在衣食取暖都要看人脸色的软禁生活中,光绪帝不禁哀叹自己的命运甚至还不如汉献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