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宝塔古寺,太原双塔寺的图片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2-12-01 05:14:17

唐华严经幢,正院西北隅与唐碑对称的位置上,矗立着一个高64厘米的八角形经幢,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华严经幢之一。幢文上首题“大方广华严经之幢”,末署“门人比丘□照书,文德元年九月”。文德元年(888年)是唐僖宗(唐僖宗 李儇xuan 是唐朝除武则天之外的第18位皇帝,是唐玄宗之后又一位避难逃往四川的皇帝。)的最后一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它是1998年工作人员在后山勘察时无意间发现并保护下来的。1940年12月,日本人日比野和水野清一夫妇登临太山。在其后所著《山西古迹志》中记载到“虽然经幢上部已经缺失,但残高仍有一米左右。经幢上的石笠雕着丰盈的莲花,下面的方趺上雕着羽翼反转的怪兽。幢身为八角形,高64厘米,显得比较短矮一些”。现存经幢与此记载相吻合,证实此经幢为太山龙泉寺遗物。

太原宝塔古寺,太原双塔寺的图片(13)

主殿和佛祖阁,沿台阶上去便是主殿,主殿为仿明二层楼阁式建筑,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历代多有修葺。主殿为大雄宝殿,殿内供奉三世佛,分别供奉释迦摩尼、阿弥陀佛 药师佛,两边塑像共180尊,左右两边各90尊,均为泥塑。大殿两侧建窑洞式平顶禅房各一间,东西厢房为窑洞式平顶建筑。主殿二楼为佛祖阁,佛祖阁供旃檀佛立像,山墙及后墙仿崇善寺明代藏画,绘制《八相成道》壁画。主殿前的一株古松,犹如一条巨龙,蜿蜒曲折,直冲云霄,称“飞龙松”。殿前台阶下两侧,各有槐树一株,东侧一株根系在唐碑基座赑屃(bi xi)之下,推断应为唐槐,虽遭雷劈劫难,但依然枝繁叶茂。佛祖阁顶山崖有一小洞,曰皇姑洞。据碑文记载:“至祐之年,皇姑静息于山巅之洞。”皇姑,传说为北汉宗室之女,因少主继恩(北汉第三个皇帝)被害而遁入空门。

太原宝塔古寺,太原双塔寺的图片(14)

太原宝塔古寺,太原双塔寺的图片(15)

观音堂(八角亭),是龙泉寺的精华所在。绕行佛祖阁至后院,平台开阔,周边砌十字花栏矮墙,中间并列着3座砖木结构的建筑,分别是观音、文殊、普贤3殿,据记载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所建。正中观音堂,俗称八角亭,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建筑,八角形的圆殿,建筑结构奇巧玲珑。堂内保存有佛教造像和悬塑共79尊,内容丰富,集天王殿、观音殿、罗汉堂、三圣殿所表现的题材于一堂。其建筑为八角攒尖八卦悬顶式,体量宏大。殿顶饰黄色雕花琉璃脊,青琉璃瓦覆盖,堂檐深邃,斗拱着五彩,建筑结构精致。殿中宽阔,正面靠墙塑西方三圣,背墙则为佛国人物、殿宇、山水、花草等悬塑。阁中央六角莲花台上端坐着观世音菩萨,善财童子与龙女凌空侍奉左右,两旁十八罗汉面对菩萨。东西两侧墙壁上悬塑着各路神仙会聚海波之上。阁门两侧为四大天王神像护法。整个堂内雕梁画栋,悬塑构思独具匠心,塑像层次分明,塑工冼炼,色泽纯朴,人物洒脱,衣饰灵动,精美绝伦,极富明代造像俏丽俊秀的风格,距今480余年依然完美鲜亮,堪称建筑和雕塑浑然一体的佳作,是太原唯一保存有明代悬塑的佛教胜地。观音堂东西两侧为文殊殿和普贤殿,为硬山顶式建筑。殿内分别供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均为明代所塑。

太原宝塔古寺,太原双塔寺的图片(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