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农耕下的山西遗址,山西原始农耕生活遗址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05-12 16:08:33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黄土旱塬农耕文明在此孕育、发展、辉煌、衰落,渐渐归于沉寂,只留下一鳞半爪的遗迹。安稳地蜷缩在黄土高原怀抱里的晋中榆次后沟古村,正是这些遗迹里最经典的留存。它完整地保留了农耕文化体系,在华北乃至全国都极为罕见。

后沟古村位于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依山而建,地势险峻,山环水绕,是典型的黄土旱塬式古村落。它背依要罗山脉,面向龙门河,所处位置正是晋中盆地向太行山脉的延伸段,既拥有肥沃的土壤,又安享大山的拱卫。村里黄土延绵,沟、坡、塬、滩纵横交错。全村共有75户人家251口人,可谓“小村寡民”。

原始农耕下的山西遗址,山西原始农耕生活遗址(1)

原始农耕下的山西遗址,山西原始农耕生活遗址(2)

原始农耕下的山西遗址,山西原始农耕生活遗址(3)

一块唐元和年间的墓志铭,把后沟古村可考的历史上溯至1200年前,一块明代天启年间的古碑则记载后沟村“年代替远,不知深浅”。

农耕文明重视和平与建设,依靠辛勤耕耘,创造社会财富,满足衣食之需,绝少伤及乃至危及邻人邻邦,它天人合一,顺天应命、敬畏自然,守望田园、辛勤劳作、自给自足的传统在后沟古村的民居、祠庙、田亩里余韵悠悠,历久不衰。

与其它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一样,后沟古村也是聚族而居,村中大姓张氏的宗祠是全村的核心,祠内保有张氏始祖创业的传说,镌刻着祖传的族规遗训,一脉相承的血缘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保证了张氏一族香火不断,代代相传。

古代农业靠天吃饭,旱作农业对水的需求甚至催生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缔造后沟古村的先民们在选址时依照风水方位学“得水为上,避风次之”的要领,在要罗山和龙门河之间定居,既免于干旱之苦,又避开了凛冽的北风,他们借助自然与环境相和谐的智慧,至今仍惠及后人。

后沟古村中的民居多为穴居和半穴居的明清两代窑洞,这些窑洞在选址上因地制宜,在取向和高低上都没有对自然地势作太大的破坏性改造。村中几乎所有院落的正房都是窑洞,但却都要建出厢房,再下又盖出倒座的南房,形成四合院,营造出恬静安详、和谐优雅的生活环境。

在后沟古村,举目望去,只见依崖就势、随形生变、参差别致的石窑、土窑、砖窑、独体窑、里外窑,层窑叠院,遥相呼应,与山形水势浑然一体,让人叹为观止。

原始农耕下的山西遗址,山西原始农耕生活遗址(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