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里,家家设有天地龛,龛位在正房的中间位置,也建成窑洞式。在一些比较讲究的院落,影壁上还建有砖雕的土地神龛。后沟人婚丧嫁娶的仪式一定要在这些神龛前完成。逢年过节,村民们也要向神龛叩拜、祈福。那种虔敬,让人动容。在这具象的皇天后土的庇佑下,一代又一代后沟人在冬暖夏凉、安稳厚重的窑洞里生息繁衍,安居乐业。
后沟古村的生产仍保留着农耕时代的作业方式,这里的醋坊、油坊、酒坊、豆腐房都是最原始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这已凝固的历史在后沟村却是并未远去的昨天。村里的老人讲,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村里大多数人家在白天还不锁门,外来的客人可以随便进屋参观,村里人种的粮食、蔬菜、瓜果,做的豆腐、凉粉、酒、醋也很少卖到村外,那小村寡民的日子安稳,自在,有滋有味。
后沟村的古戏台前棚后房,土木结构,形制威严优美,往日它是后沟人精神生活的核心,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后沟古村古老的排水设施能与现代水利工程相媲美,它由村北高处筑起,穿村过院,勾连各家各户,经村南水口最终汇入龙门河,做到了“天降大雨,院无积水,路不湿鞋”,规划、设计巧夺天工。
后沟村的先民在殚精竭智为自己的肉身营造如此舒适、宜人的家园时,同样妥帖地关照着自己的灵魂。后沟古村神庙系统极为完善,关帝庙、文昌阁、真武庙、龙王庙、观音堂等18座神庙和1座祠堂依风水而建,按方位而立,儒、释、道三教无一遗漏,这样一来,无论物质享受还是精神追求,后沟人足不出村就能得到满足,自给自足,莫过于此。
后沟古村得以保存至今,也正是得益于这种“自给自足”。村民们对外来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抵触、抗拒,使后沟古村原有的文化始终未被颠覆。
2003年,在经过实地采样考察后,后沟古村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宣布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古村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采样地,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称后沟古村是北方农耕文明活态文化的完整画卷,是名副其实的“农耕桃源”。
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农耕文明不崇尚侵略掠夺,而着眼于争取丰收,不推崇尔虞我诈,而企盼风调雨顺,不追求一夜暴富,而强调和谐发展,与人为善,与社会为善,与天地自然为善。后沟古村的一砖一瓦 ,一窑一屋,一树一石,一畦一垄。无不承载着,纪录着,诠释着这种善的文明,和的文明。
而工业文明,虽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历史的必然,但它过去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侵扰,却曾是那样剧烈,而它今日对大自然的破坏,又是如此变本加厉。
当今世界,工业化浪潮方兴未艾,农耕文明渐行渐远,但农耕文明蕴育的生命伦理和生态伦理却并未过时,只要我们能读懂它,继承它,弘扬它,它就依然能为我们创造利益与福祉,这就是“农耕桃源”后沟古村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