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笔记赏析,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逐句讲解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11-09 22:57:57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作于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时苏轼适被谪黄州,尚无定所,便寓居于城中一座寺庙定惠院中。寺院娴静不败落,主持待东坡亦厚;然而作为被贬谪的犯官,词人那种战战兢兢的心情、无所事事的状态,即使现在也是完全可以想见的。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笔记赏析,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逐句讲解(1)

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晦到头来瞌睡多,“ 初到黄州那段空虚的岁月里,苏轼长时间昏昏沉沉,仿佛就要这么浑噩下去了。幸而积蕴深厚,生性豁达,热爱生活的词人,慢慢从生活中寻找乐趣,让生活治愈自己。“若是一个人能为叶落花羞所感动,能从细微处欣赏这个世界,那生活便不能把他怎么样,” 毛姆曾说过的这段话,大约可以恰当形容苏轼当时心情慢慢平复的过程。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笔记赏析,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逐句讲解(2)

然而,心情暂时平复并不意味着享受孤独,更不意味着随波逐流。“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那份彷徨,那份寂寥,仍在。人要有所为,必先有所不为,这是一个精神自由的人所应具备的品格;与过分世俗化、追逐蝇头小利的人不同,他更在意的,是其坚持的价值观和精神自由。

“拣尽寒枝不肯栖,” 不肯苟与人同的他,选择忠于自己一直信奉的观念,于诺诺连声的嘈杂中,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操守,面对可能被排斥和打击的命运,这命运,便是“寂寞沙洲冷”。

黄庭坚曾评价此词曰:“语意高妙,似非食人间烟火者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高格者也难免彷徨无措,此为人之常情,当时偶有怨悔,最终还是选择坚持。

情态心境,似乎与”文字耕耘的当下“颇有曲通之意;突然想起一段英文,适合了却于此-----“ I just tried and hold on to what I like about my job. And I assumed no one is gonna enjoy anything I'm part of. But I still was very pround of what I have swung for the fences."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笔记赏析,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逐句讲解(3)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