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两次出西域派谁去的,汉武帝派谁两次通西域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11-10 16:59:24

自张骞凿空西域之后,丝绸之路上的汉朝使者络绎不绝,不仅为大汉带回了各种奇珍异宝,而且还给汉武帝带回了大宛汗血宝马的情报。

“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

汉武帝两次出西域派谁去的,汉武帝派谁两次通西域(1)

汉武帝听说大宛有好马,一心想得到它,便派遣壮士车令等人带着千两黄金和金马模型,到大宛贰师城买马。

大宛国王毋寡将贰师城的好马视为国宝,自以为隔着十万八千里,汉朝的大军无法前来,便拒绝了汉使的买马要求。汉使大怒,痛骂一顿,砸破金马离去。

大宛国王觉得受到了侮辱,认为汉使太瞧不起人,命令东边的郁成王拦路*害汉使,抢劫了财物。

汉使被*的消息传回长安城,汉武帝龙颜大怒,是可忍孰不可忍。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领6000骑兵和好几万的不良少年,前往西域攻打大宛,目标只有一个:到大宛贰师城取宝马。

汉武帝之所以将如此重任交给不懂军事的李广利,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李广利的妹妹是他最宠爱的妃子,他想给小舅子一个立功封侯的机会。

李广利的大军从敦煌出发,西出玉门关,经过盐水(今罗布泊),沿路的一些小国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吓得紧闭城门,做起了缩头乌龟。

汉武帝两次出西域派谁去的,汉武帝派谁两次通西域(2)

这让汉军十分头痛,随军所带的补给早已消耗得差不多了,得不到粮草和水源的补充,所有人都得完蛋。

李广利采取的策略是,柿子捡软的捏:打得下的城池就打,打完吃饱喝足,继续出发;打不下的,就不死磕,继续往前寻找软柿子。

就这样,一行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大宛的重要城市——郁成。李广利安排清点人数,发现部队只剩下不到1万人,人人灰头土脸,又累又饿。

郁成是横在眼前的拦路虎,绕是绕不过去的,只能硬着头皮打。郁成可不是软柿子,而是块硬骨头,李广利的部队伤亡惨重。

他与属下一合计:“郁成都这么难打,何况是贰师城呢?”于是大家都同意撤退了。

一往一返,历时两年,出发的时候有好几万的人马,回到敦煌的时候,只剩下几千人,死亡率高达80%-90%,真可谓九死一生。

李广利把皇帝安排的差事搞砸了,他厚着脸皮给汉武帝上了一封奏章,找了一些客观原因为自己开脱:“路程遥远,粮食缺乏,将士们不怕打仗而怕挨饿。这次带的人马太少了,没办法攻下大宛的城池。希望暂且撤军,下次派更多的人再去。”

李广利损兵折将,无功而返,将大汉的颜面丢尽,汉武帝大发雷霆,派人守住城门,下令:“军有敢入,斩之”。李广利非常害怕,只好留在敦煌地界屯田驻守。

汉武帝两次出西域派谁去的,汉武帝派谁两次通西域(3)

对于汉武帝而言,既然已经对大宛宣战了,如果连这样的小国都打不下来,就会被大夏、轮台、乌孙这些西域国家轻视,大汉的国威就会受损。除此之外,他心心念的汗血宝马还没得到。

公元前102年夏天,汉武帝赦免部分作奸犯科的囚犯让他们戴罪立功,征召各郡国品行恶劣的少年以及边境骑兵,总共有6万人大部队,这还没算那些自带干粮参战的边民。

为了打好这一仗,汉武帝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是增派甲卒18万人到酒泉和张掖以北驻守,防备匈奴生事;

二是征召天下十几万人的“七科谪”( 罪吏、*人犯、赘婿、商人等)负责大军的粮草转运;

三是为西征大军准备了用作运输的牛10万头、马3万匹、驴子和骆驼以万计;

四是从民间征召了2位相马高手,赐官执驱马校尉,专门负责攻破贰师城以后挑选宝马;

五是从民间征召民间水利高手,战时用来切断贰师城的水源。

此次的西征军兵强马壮,光校尉就有50多个,再加上粮草充足、弓弩齐全,大有犁庭扫穴之势。

二次出征的李广利风光一时无两,因为这么富裕的仗,不是谁都可以打的。面对如此庞大的汉军,沿路的各小国非常懂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不过也有硬骨头,敢于螳臂当车,这个小国就是轮台,其结局很悲壮,惨被屠城。有了轮台的错误示范,李广利的大军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一路平推至大宛。

汉武帝两次出西域派谁去的,汉武帝派谁两次通西域(4)

尽管如此,部队减员还是非常严重,只有3万人活着到了大宛国界,折损过半。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大宛的骑兵出城迎战,结果被汉军强弓劲弩一顿招呼,宛军吃不消退回城里龟缩起来。

这时候,提前准备的水工派上了用场,他们找到了贰师城的水源地,一顿狂挖,改变了水源的流向。

李广利的大军将贰师城围困起来,连着打了40多天。城内的大宛贵族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整日提心吊胆,担心城破人亡。

于是他们合在一起分析利弊:“汉军之所以来打咱们,是因为国王毋寡藏着好马不肯卖给他们,更要命的是国王还派人*害了汉使。为今之计,只有*掉毋寡,把好马送给汉军,汉军才会离开;如果汉军还不走,到时候再打也不迟。”

大宛的贵族们很有默契地达成共识,很快就干掉了毋寡,派人带着大宛国王的人头去跟李广利谈判。

大宛一方的意见是:只要汉军不攻城,城里的好马任君挑选,而且还会给汉军提供粮食。如果汉军不答应,那么他们就*掉好马,等待康居国的救兵前来解围。

李广利和属下都觉得大宛认怂是件好事,既能减少伤亡,又能得到汗血宝马,于是愉快地接受了大宛的许诺。

汉武帝两次出西域派谁去的,汉武帝派谁两次通西域(5)

就这样,汉军的相马师挑选了几十匹上等汗血宝马,中等的公马、母马3000多匹。获取宝马的任务顺利完成,接下来,李广利等扶持大宛国亲汉贵族昧蔡为新的国王,与他订立盟约后,班师回国。

李广利的率领6万的部队出征大宛,活着回到玉门关的只有1万来人,从大宛带来的宝马只剩下1000来匹。

本次西征大军死亡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不是因为缺水缺食物,真正战死沙场的也不多,主要是因为主将们贪财好物、不爱护士兵、侵吞军饷导致的。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李广利因征伐大宛有功,被封为海西侯,食邑八千户。

不知道那些埋葬在大漠黄沙里的几万亡魂,是否让他有过那么一丝的愧疚?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

更多精彩,请关注“史海渔夫”!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