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注释:
①晋侯是指晋文公,秦伯是指秦穆公。秦穆公曾经帮助重耳成为晋国的国君,二人私交甚好。
②围:围攻
③以其无礼于晋:以,因为;其:代词,指郑国。无礼于晋:对晋国无礼。
④且贰于楚也:贰,二心。这句话的意思是:并且(郑国)私下对楚国交好,对晋国有二心。
⑤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函陵,地名,今河南新郑;氾,水名,即汜( si,四声)水,今河南荥阳西边。这里省略了一个动词,翻译为: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水之南。
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且于楚国交好,对晋国有二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水之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注释:
①佚之狐:郑国大夫。
②郑伯:郑文公。
③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若:如果;使:派;烛之武:人名。见:拜见,有“游说”的意思;秦君:秦穆公。
⑤公从之:公,指前文郑伯,郑文公。从,听从。之:代词,指佚之狐。
译文: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文公说:我们郑国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游说秦穆公,秦国必定会撤军。郑文公听从了他的意见。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注释:
①辞:谢绝。这里省略了主语,即烛之武。
②壮:壮年。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年轻的时候,还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不行了。
③子:你。
④今急而求子:急,情况危急。求:请求。
⑤过:过失
⑥许之:许,答应。这里省略了主语,即烛之武。
译文:
烛之武婉言谢绝,说:“我年轻的时候尚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不行了。”郑文公说:“我在你壮年时没有启用你,现在国家危机而来请你出山,这是我的过失。然而,我们郑国如果灭亡了,对你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啊!”烛之武同意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注释:
①夜缒而出:缒,音zhui,四声。用绳子绑住身体从城墙上吊着下去,叫“缒”。
②执事:古代官吏身边的侍从,叫“执事”。后来用作对对方的尊称,不敢直指其人。
③越国以鄙远:越,越过,跨越。鄙:音bi,三声,名词,边境,边远的地方,这里用作动词。远:这里用作名词,远方的土地或者国家。意思是:跨越别的国家,把远方的土地作为您秦国的边境,“君知其难也”,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
译文:
烛之武夜缒而出。见到秦穆公,说:“秦国、晋国围攻郑国,我已经知道郑国即将亡国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秦国有利,我哪里敢来打扰您啊?秦国越过别的国家而把郑国当作自己国家的边境,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里用得着灭亡郑国而肥了邻国呢?郑国灭亡,邻国增强实力,实际上是削弱了您的实力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注释:
①行李:指外交使臣
②共,通假字,通“供”,供给。
③焦、瑕:地名,今河南陕州附近。昔日秦穆公帮助晋惠公登上王位,晋惠公承诺割让给秦国五座城邑,后来反悔了。焦、瑕即五座城邑中的其中两个。晋惠公是晋文公同父异母的哥哥。
④设版:筑城墙,设防的意思。
译文:
“如果秦穆公您舍弃攻打郑国的计划,把郑国作为您东路上的主人,如有贵国外交使臣经过,我们郑国可以在他们乏困时给他们供给(音ji,三声),这对您没有坏处吧?”
“您昔日曾经给晋君以赏赐,晋君答应割让给您焦、瑕之地,他早上回去,傍晚就修建防御工事,这您是知道了。”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注释:
①厌:满足。我们现在说的“贪得无厌”的“厌”就是这个意思。
②封:封地,这里是“占用”的意思。
③阙:损害
④说,通假字,通“悦”。
⑤图:想,反复考虑
译文:
“那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啊?向东侵占郑国的土地,又向西扩张,如果不损害秦国的利益,他又到哪里扩张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请您考虑、斟酌是否值得。”
秦穆公很赞同他的意见,和郑国结盟。派杞子、逢孙、杨孙帮助郑国戍守,便撤兵回去了。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于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①子犯:晋国大夫狐偃。晋文公的舅舅、重臣。
②击:追赶
③微:非,要不是。
④夫:音fu,二声,语气词。
⑤敝:损害
⑥不知:知,通假字,通“智”,明智。
⑦与:友好
译文:
晋国大夫狐偃请求追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要不是秦穆公帮助我们,我们也到不了今天这个地位。凭借他的力量还损害他,不合乎仁义;因为这个失去友好邻邦,是不明智的;和秦国失和,不是勇敢。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军也撤军了。
原文如下,请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于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