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即公元前630年。这一年的九月,秦国联合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国君郑文公惊慌异常,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只身前往秦营之中去游说秦穆公。烛之武向秦穆公晓以利害,陈述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穆公,放弃了攻打郑国的打算,并派兵保护郑国,拯救郑国于危难之中。
【题解】这篇短文所记述的,是秦国和晋国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
秦国和晋国为什么要联合攻打郑国?这事还得从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说起。这一年,晋国和楚国为了争霸,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这一战的结果是楚国战败,晋国成为新的霸主。
在晋楚争霸的战争中,郑国曾经出兵帮助过楚国,再加上晋文公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曾对他无礼,因而遭到晋国的怨恨。而此时的秦国,已经和晋文公重耳结成了“秦晋之好”,所以才联合起来一起攻打郑国。这也可以说是晋楚城濮之战的余波或者说是后续。
烛之武并不是姓烛名之武,烛是一个地名,“烛之武”意思是烛地一个名字叫武的人。烛地,古地名,据考证春秋时属于郑国,在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
冯梦龙的小说《东周列国志》称烛之武为烛武,说他是考城人。考城原属戴国,郑灭戴后改名为谷城,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划归宋国所有,称葵丘,齐桓公大会诸侯的“葵丘之盟”就发生在这里。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三回这样写道:“考城人也,姓烛名武,年过七十,事郑国为圉正,三世不迁官”。就是说,烛武在郑国长期任“圉正”一职,负责养马,年至七十没有升迁做官。而此次被荐举去秦国做说客时已经七十多了。
这段记述出现在小说中,因此它的真实性还有待商榷。司马迁的《史记》在写到秦晋围郑事件时,也没有出现烛之武的名字。《秦本纪》中说“郑使人言穆公”,《郑世家》中也只是说“乃使人私于秦”,所以关于烛之武,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有《左传》这一段中“退秦师”的事迹。
【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fán)南。
【注解】
晋侯、秦伯:指晋文公重耳和秦穆公嬴任好。
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流亡国外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这一个倒装句,即于晋无礼。以,连词,因为。其,代词,指郑国。于,对于。
对此,《史记·晋世家》中记载:“过郑,郑文公弗礼。”不仅如此,郑大夫叔瞻还劝郑文公*了重耳,不过郑文公并没有听他的。
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表递进关系,并且。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氾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
【解析】
这是本文的第一段,开篇就点明“晋侯、秦伯围郑”,造成了一种紧张的气氛。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了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之所以交代的这样细致,是因为这两个原因都和秦国没有关系,这就增加了烛之武说服秦伯的可能性,从而促进了故事的发展。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二句,读上去有大军压境的感觉,说明了事态的严峻,暗示郑国已危在旦夕,战争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然而晋、秦两军分而驻扎,也暗示了这将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原文】佚(yì)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注解】
佚之狐:郑国大夫。史料记载不详,其名字应该与烛之武的名字同样理解。
公从之:公,指郑文公。从:听从。之,代词,指佚之狐的建议。
辞:推辞。“辞”前省略主语烛之武。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意思是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犹:尚且。为,做。也已,句末语气词,已,同“矣”。
许之:答应这件事。省略主语。许,答应。
【解析】
这一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接受郑文公的请求说服秦国退师。
面对大军压境,文章虽然没有写郑文公的惶恐和无可奈何,但他的这种情态却能从他立刻听从佚之狐推荐烛之武的态度上看得出来。他何以能听从佚之狐的建议,让一个养马的小官担任游说秦国的重任?那是因为郑国当前确实已经到了危难关头,况且无人可用。他这样做,未必不存有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
从佚之狐的推荐语“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上看,他对烛之武应该是非常了解的,由此可以推断,他很可能是烛之武的同乡或是好友。
而烛之武那两句推辞的话,看上去说出的是实情,却也不无抱怨之意。然而在郑伯一番诚意和悔意面前,在“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的利害分析之下,烛之武深明大义,毅然“许之”,承担起关系国生死存亡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