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斗争十分复杂性,大国吞并小国的战争屡屡发生,也往往会找一些借口以阻人口舌。
这次的秦晋围郑,表面上的理由有两个,一是郑国与楚国和晋国同时交好,这在晋国看来是郑国对自己抱有二心;二是晋文公在外流亡时路过郑国没有受到礼遇,大夫叔瞻还竟然怂恿郑文公*了重耳。因此,晋、秦联合围攻郑国,第一个目的是要向叔瞻问罪,结果叔瞻以自*谢罪。郑国人拿叔瞻的人头告诉晋国叔瞻已死,但晋国却得寸进尺,非要得到郑文公才甘心。在这种情形下,才发生了烛之武退秦师的事件。
《史记·晋世家》记载:郑恐,乃问令使谓秦穆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两年之后,公元前628年冬,晋文公去世,晋国的霸业从此逐渐衰落。
同年,郑文公崩。但两国的恩怨却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