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生态补水的这近一个月时间着实让很多北京人激动了一把,笔者本人也随着大家伙去永定河边赶了几次水头。大堤上人人欢呼雀跃,一位拿着网兜,带孩子捞鱼的大哥兴奋地说道:“我上一次下河捞鱼还光着屁股呢!”
永定河是海河水系的众多支流之一,同时也是流经北京境内最大的河流,被北京人亲切地称之为“母亲河”。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永定河在历史上曾频繁泛滥,多次改道,又被称为“无定河”。
从元朝到清朝的640多年时间内,永定河爆发大规模水灾多达124次,其中清朝独占78次,平均每4年一次,因此康熙感叹道:“数徙善溃,颇坏田庐,为吾民患苦,朕甚愍之”。
永定河水患的最早记录虽然发生在晋惠帝元康4年,也就是公元294年,因延庆发生地震,导致永定河下游石景山附近河道发生决堤,但在金元之前,永定河上游植被茂盛,“大者合抱干云, 小者密如切栉”,林中“虎豹穴藏,人鲜径行,骑不能入”,为沿岸的农业灌溉和航运交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女真政权崛起后,金太宗为进攻江南,“兴燕、云两路夫四十万之蔚州交牙山,采木为筏,由唐河及开创河运至雄州之北虎州造战船,欲由海道入侵江南”,开启了大规模开采永定河上游森林资源的先河。
元代以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北京城市建设等原因,人们对木材的需求量持续上升,永定河上游地区的植被遭到了连续性的大规模砍伐。明朝时期,朱元璋在北方边境设立“九镇”,以重兵防御蒙古骑兵的侵扰,其中最重要的大同镇就位于永定河的发源地。
修筑军事要塞、屯兵屯粮都需要消耗大量木材,同时明军每年还会进行大规模的烧荒行动,用坚壁清野的策略迫使蒙古骑兵无法入侵。军事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无法估量的,永定河也从“清河”变成了“浑河”,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导致下游河床上升严重。
北京的地形西部和北部皆为绵延不断的高山,东部为渤海,中部是广袤的平原,因此又被叫做“枕山襟海”。受海洋影响,北京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大的特点是雨水集中在夏季。“枕山则雨水陡泻挟沙带泥,近海则众水朝宗地形洼下,平原广野则河水停积,消泄不速,故水患也独深”。
永定河穿越太行山支脉和燕山山脉之间夹谷进入北京。永定河上游水流湍急、泥沙量大,但因“冈峦夹峙,无冲激之患”,过了过了卢沟桥后,“地平土疏,波激湍悍,或分或合,迁徙弗常”,所以永定河是北京地区众多河流中水患最为严重的一条。
清朝是永定河泛滥最频繁的时期。清世祖定鼎中原时,政权并不稳固,国家绝大部分力量都集中在军事作战之上,用于水利的花费甚少,永定河水患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的现象。
康熙七年,“浑河水决,直入正阳、崇文、宣武、齐化诸水门,五城以水灾压死人数上闻,北隅已民亡140余人,宣武门内水深五尺,冒出桥上,雷鸣峡泻”。
鉴于水患严重,康熙为永定河“设官营治”,为表达治水的决心,还为其赐名“永定河”。雍正时期,清政府对永定河的治理逐步形成体系,后又经乾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得以完善。不过永定河水患问题的彻底解决,还要等到建国后,官厅水库的修建才行。
虽然永定河历史上多灾多难,但北京城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永定河的孕育。永定河自三家店出山后,河道坡度陡降,河水中的泥沙迅速沉淀,形成了总面积约7500平方公里,涵盖了北京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北固安、永清、霸州、涿州和天津武清部分地区的“永定河河洪冲积扇”。
河流积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历来是重要的农垦区,而且地势稍高,这使得北京城在建立之初,既能够享永定河河水之利,有能少受水患之扰,所以永定河为北京城的建设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条件,所以很多人说:没有永定河就没有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