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是古人赞美安济桥的诗句。安济桥就是蜚声中外的赵州桥,它建于隋开皇十一至十九年间(591——599 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了。
唐中书令张嘉贞《赵州大石桥铭》载:“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唐代宗永泰初年(765年)前,在赵州城西门外冶河(即清水河)上建造永通桥后,因与赵郡洨河石桥在结构、艺术风格上极其相似,但体积较小,南北相距只有3公里,为区别两座敞肩石拱桥,永通桥称“赵州小石桥”,赵郡洨河石桥称“赵州大石桥”。哪个时候赵州桥还没有“安济桥”这个名字。
问题出来了:赵州桥的标准称谓“安济桥”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大中学教科书,以及《河北地名词典》《河北名胜志》《辞源》《辞海》等工具书中,大都释为:“安济桥即赵州桥”,或曰“安济桥俗称赵州大石桥”。均未说出其所以然。
赵县文史工作者终于在明抄本周煇的《涵芬楼藏版.说郛.北辕录)54卷、清善本《宛委山堂藏版.说郛.北辕录》8函56册中,找到了根据。
文中曰:“未至城五里,渡洨河石桥,石桥从空架起,工极坚,南北长十一丈,阔四之一,实隋匠李春所造。元祐间赐名安济,有张果老驴迹... ...”由此可知,北宋哲宗赵煦皇帝北巡时,途经赵州石桥,于元祐年间(1086——1094年)赐名赵郡洨河石桥为“安济桥”。此名寓“利贯金石,通济利涉,安全渡过,万民以福”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