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怀圣寺与先贤寺,广州怀圣寺准确地点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4-04-04 09:35:18

寺偶一景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途径主要是“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唐宋时期,东西方航海贸易密切关联,泉州为中国唐宋元三代著名大海港,宋元时期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高峰期,泉州是当时的第一大港,而阿拉伯穆斯林则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缔造者和参与者,众多经商的穆斯林纷涌来到泉州经商定居,伊斯兰教也随着沿海路东传,故泉州也被公认是伊斯兰教最早从海上东传中国的发祥地之一。元代是伊斯兰教在泉州的极盛时期,那时候,伊斯兰教在泉州有多达七座的清真寺。元代时,民族等级残酷,蒙古人为第一等,色目人第二等,汉人为最低等,这使得泉州港的实际权益落入色目人中的阿拉伯人手里,民族矛盾突出。在元后期,出现长达十年的亦斯法亢兵乱,泉州港受到重创。在明初汉人复国后,民族报复,大量阿拉伯穆斯林遭误*,其他清真寺俱被摧毁,涂门街这座清净寺为残存的一座。

然而当我们看到巍峨的门楼和恢弘的南石墙时,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了——即便是残缺的,也残缺得如此壮美。门楼高达20米,宽4.5米,全系青、白岗石砌叠而成,是一个外方内圆、上部为穹形层次的拱门,穹层分前、中、后。前、中两个穹顶由青石砌筑,如两个巨型的大碗扣在头顶。门楼顶层是望月台,是伊斯兰教“斋月”用以望月,决定起斋日期的地方,台的周围三面建筑“回”字形的垛子,像城堞一样。望月台上原来还有望月楼和宣礼塔,据史书载,清朝初年倒坍。

广州怀圣寺与先贤寺,广州怀圣寺准确地点(5)

夜景

临街看到的南石墙,为残存的礼拜大殿南外墙,长23米,高6米,有八个高约3米的方形大窗一字排开,气派非凡,在窗楣之上,还有一列长约19米的古阿拉伯文石刻,纹路清晰,镌刻有力。大门及石墙,均为花岗岩砌成,虽经历了千年,然而这些见证了太多故事的花岗岩依然挺拔着,雨雾风霜的侵蚀,只是增加了它们的厚重。我想,它们曾经看惯了泉州港的船来船往,看惯了丝绸与瓷器舞动的柔光,也见识了血雨腥风的厮*和轰鸣的改朝换代的历史巨轮滚过,然而,我坚信,它们千百年来一直听到的却是悠扬的邦克声和“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的赞念声。

广州怀圣寺与先贤寺,广州怀圣寺准确地点(6)

清净寺景

进入大门左拐,便是残存的礼拜大殿。大殿巨大的圆形尖拱顶早在明代的一次大地震中倾塌。现在仅存四周的石墙。大殿南北宽23米,东西深19米,最西面的石墙上建有七个凹壁,均做尖拱形顶。其中,居中的凹壁所在石墙向里凹进去约五米,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空间,为当时的讲经坛所在(也叫奉天坛)。七个凹壁上都浮刻数行典雅娟秀的古阿拉伯文字,均为《古兰经》的经句。这是公元十世纪以前阿拉伯伊斯兰礼拜大殿的流行建筑模式,如今即使在中东阿拉伯地区也很少见。大殿中央,还残存着九根泛着青光石柱,不,应该是12根,其中三根只剩下斑驳的础基,它们当年意气风发,齐心协力,撑起一个高纵向上的、巨大的半圆形石顶,那宏大的殿顶上应该还有直插云霄的新月,哦,这些图景只能在想象的幕布上展现了。

广州怀圣寺与先贤寺,广州怀圣寺准确地点(7)

石柱

现在的大殿,没有殿顶,就那么直白的裸露着,肃穆的石墙,庄严的立柱,绿油油的草地,阳光普照,殿墙斑驳的石韵和绿意盎然的殿地相得益彰,竟然衬托的那么美!柔软的草地与坚硬的花岗岩,竟然和谐相处,相伴千年。我恍如置身于古罗马的圆形剧场,石柱环绕,这是电影中的场景吗?在一处石缝中,一株不知名的小草坚定地生长着,它是在石头中汲取养分?还是用信念在感天动地?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承,又何尝不是这株小草与岩石的写照!

广州怀圣寺与先贤寺,广州怀圣寺准确地点(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