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古港
目前可以明确识别为对黄埔泊地进行描绘的图画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以黄埔泊地码头为描绘对象的图像。如《黄埔港风景画》,以珠江上的中国驳船为近景,码头及黄埔税馆等办公场所为核心,远处则是依次停泊在珠江水面的外国商船。第二类是描绘黄埔泊地以及整个琶洲岛的风景画。这类图像多见于油画、玻璃画及外销瓷、外销扇、外销家具中,视角基本是从深井岛或长洲岛眺望黄埔泊地,充分表现了“夷舟蚁舶”的繁盛景象。第三类着重描绘黄埔泊地停泊的船只。这类图像多见于油画与版画。画面一般以一艘停泊在黄埔泊地的外国商船为主体,背景是黄埔岛,琶洲塔隐约可见,成为识别位置的地标建筑。大量留存于国内外的洋画,是黄埔泊地贸易繁荣的直接例证。
进入21世纪,以琶洲塔为核心的琶洲塔公园浮出水面。
当代
古塔得到接力保护展现新晖
历经400多年的风风雨雨,琶洲岛如今已与陆地相连,琶洲塔与江岸之间的距离也超过了600米。
这座古塔得到了一代代广州人的接力保护。《南风窗》杂志曾在“回眸96·关注97”的栏目中刊登《圆了古塔梦》一文。文中,时任香港骏达实业公司董事长汤宝森说:“我圆了一个古塔梦!年轻时我在广州海珠区琶洲塔附近的一家工厂工作,那时候我便知道,有近400年历史的琶洲塔是广州港口的标志,是明清两代商贸繁荣的见证者。面对这一千疮百孔、墙损壁残的古文物,那时候我便许了一个愿:有朝一日我发达了,一定要出资把你打扮一新!后来我获准去了香港,在80年代初我回内地投资办厂,事业上总算小有成就,于是就捐资偿了修塔心愿。”
进入21世纪,以琶洲塔为核心的琶洲塔公园浮出水面。城市规划与建筑专家肖艺、吴隽宇、伍韬等参与了琶洲塔公园的设计。三人在《古塔巍巍琶韵新晖——广州市琶洲塔公园规划设计》一文中说,公园构图以塔为中心,结合地形,有意识地塑造出琵琶造型,这一造型既取材于琶洲岛的人文历史,又隐含了“珠江上飘来的风”之意,同时与会展中心优美的形体相吻合。
专家认为,琶洲塔是广州地域文化的缩影之一,更是当地居民归属感的寄托。充分挖掘、继承和延续岭南文化的精髓,可以使文化脉络得以延续,使琶洲塔公园充分展现广州“千年海上丝路的商埠文化世界名城”的精神。
莲花塔
基本情况:高约50米,八角楼阁式,外观9层
地理位置:位于当时广州古城东南40公里处
修建时间:始建于1586年,建成于1612年
倡建者:明代举人李惟风等
俯瞰狮子洋烟波浩渺
苦难与辉煌融于一塔
今年春节,不少市民前往莲花山“桃花源”,赏花拍照,祈求鸿运当头。当人们的目光越过“桃花源”,眺望洋面,只见江水茫茫,高耸的莲花塔格外显眼。
莲花塔建成于1612年(时值明代万历年间),坐落于珠江入海口,是前来广州的古代外国商船进入珠江口后见到的第一座塔,故有“省会华表”之称。莲花塔建成以来,虽遭受外敌炮轰,以及长期的自然风化,但仍屹立不倒。经过历次修复后,成为莲花山风景区重要组成部分。登塔远眺的人们,既能感受到近代的民族屈辱,又能领略到古代海上丝路的繁华与如今大湾区的生机。几百年的苦难与辉煌,蕴藏于一塔之内。
莲花塔建成于1612年(时值明代万历年间),坐落于珠江入海口。
劈山采石两千年
小岛变身成“莲花”
根据史料记载,新石器时代,莲花塔所在的莲花山是珠江三角洲古海湾内一座长条形石岛,孤悬于狮子洋中。
明清时期,莲花山因地处“省会水口”,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如“郡城门户”“南越封疆之华表”“南海捍门”“水口重关”“海门之金锁”“御寇重地”等。
莲花山盛产红砂岩,故而又被称为砺山。康熙年间《番禺县志》卷一记载:“砺山在茭塘石子头,高耸二百余丈,广袤十余里,四周皆海,屹峙中流,下即狮子洋。”
莲花山这个地名的由来,还与当地流传的一个神话故事有关。相传古时南海有一条孽龙,在珠江口兴风作浪,时常淹没田地,颠覆舟船,居民饱受其害。适逢南海观世音菩萨云游此地,将其乘坐的莲花掷向水中,镇住孽龙。莲花化为巨石,永镇山中,成了今天莲花山南天门旁的莲花石,莲花山由此得名。
这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莲花山的形成,其实是两千年来人们劈山采石的结果。据传,秦末汉初,赵佗在岭南割据称王时,派人寻找适合建造宫殿的建筑材料。南越国人在狮子洋附近发现了一片绵延千米的红色砂岩,质地均匀、坚硬,色泽鲜艳,是建造宫殿的最佳选择。自此,南粤先民开始大规模地开采石料,拉开了劈山采石的序幕。据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鉴定,南越王墓的石材主要来自莲花山石场。
《广州大百科全书》记载,自明代起,莲花山的石材被大量开采,碎石遍地,故初称“石砺山”。人工无意胜天工,工匠长期大规模采石,一凿一钎地“雕琢”出逶迤数里的石林、岩洞、悬崖、险峰和石柱等,加上长期自然风化,峰顶形成了一块酷似出水红莲的巨石,莲花山之名由此而来。
莲花塔明代修成
成往来商船航标
明代万历年间,南粤瘟疫横行,李惟风等番禺举人将其归因于莲花山大规模采石,伤了“地脉”,力陈建塔。1612年,宝塔建成,因莲花山多砺石,故取名“石砺塔”,因其附近山坡上有一块天然狮形岩石,又称“狮子塔”。
实际上,中国的塔并非自古就有,而是由国外传入的,传入之初,塔被音译为“浮屠”。明代时期,“浮屠”文化极为兴盛,许多地方大兴建塔之风,以保平安。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版《番禺县志》记载,明代有南海监生庞端业等冒认税山,招商开采,伤了“地脉”。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番禺当地举人李惟风、刘如性、林彦枢、崔知性、梁瑛告官封禁,在山上修建了高塔,这就是今天的莲花塔。
明清时期,广东古塔多建于城市主要水系临岸、山丘之上,或水流交汇、变向之处,或急湍之处,并与其他古塔或山体遥相对望,以引导船只。特别是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远洋商船云集于此,高塔相互呼应,航标意义更为明显。
莲花塔高耸于珠江上,对商船起到了导航功能。《南海百咏续篇》称之为“海舶表望”。自秦汉起,广州就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重要门户。因此,历代人们选址修建高塔时,都会考虑古塔兼作航标的功能。如广州城内建于唐初的光塔,“夜则燃火,以导归帆”。广州城外“三塔”与城内高塔遥相呼应,引导来往商船。
莲花塔屹立400余年,见证了近代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
历经多次修缮
成历史文化遗产
莲花塔屹立400余年,见证了近代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1840年6月,英国47艘军舰和4000军人抵达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中华民族被拖入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近代史。1938年,日寇入侵广州,来到珠江口,见莲花山上有城墙,怀疑莲花塔内可能藏有中国军人,发动炮击,将二、三、四、七层东南面塔身轰烂,莲花塔上弹痕累累,但“虽烂却不倒”。
遭受外敌破坏后,又经历数十年风雨,莲花塔日渐颓败。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莲花塔纳入历史文化保护范围,商界名流纷纷捐资修缮,莲花塔才得以保存至今。
1981年,港澳同胞何添、何贤捐资按原状修复加固莲花塔,每层加建了楼板,内辟螺旋步梯,塔心柱改为钢筋混凝土。1989年6月,莲花塔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澳门人士何厚铧捐资重修,并贴上金顶,使莲花塔一直保持着完整的面貌,成为“番禺莲花山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0年,莲花山被定为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莲花塔成为广州市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对象。
塔内供奉孔子像
市民可登塔游览
目前,莲花塔是“三塔”中唯一一座允许游人登顶的古塔。莲花塔平座狭窄,不便行走,塔壁内砌砖级,盘旋而上顶层。
莲花塔也是一座“文塔”,塔内供奉着圣人孔子像。如今,仍有很多高考学子或希望学业有所成就的人来到这里祈福。
游客登上莲花塔,四面秀丽景色可尽收眼底:东南面狮子洋烟波浩渺,可以隐约望见虎门大桥,虎门就是林则徐销毁鸦片的地方;西北面则是高楼耸立的广州城。
在莲花塔上,游人既可俯瞰莲花山景区全貌,又可远望烟波浩渺的狮子洋。莲花塔像一面可以透视历史的镜子,既映照出昔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航线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的景象,也折射出近代外国坚船利炮轰击国门的情景,历史的苦难与辉煌凝聚在古意盎然的塔身上下、塔门里外。
统筹/张忠安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忠安、倪明、刘幸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廖雪明(除署名外)
海报文案:林玮琳
海报制作:王紫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