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看视频
位于滇川一线的“香格里拉”,如今已是一条令人向往的旅游线路,这里神秘的雪山和高山草甸吸引着中外游客。然而83年前,这条天路一般的远征之路,却是红军战士最为艰苦难忘的一段回忆。
1936年4月29日,红二、六军团胜利抢渡金沙江,进入迪庆境内。至5月13日,全军离开中甸(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2001年更名为“香格里拉”——记者注),红军在迪庆境内19天,行程405公里,翻越3座大雪山,经历了两次战斗,160多名指战员长眠在中甸高原。
在位于金沙江畔的金江革命老区陈列室,一件件红军长征时留下的老式步枪和草鞋、马灯向“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团展示着那段不平凡的红色历史。
“抢渡金沙江,让长征红军终于甩开了追敌。然而,能否顺利通过中甸藏族地区?红二、六军团面临着一场新的考验。”金江镇文化馆馆长张立国介绍,“在迪庆,红军虽然前无强敌堵截,后无敌人追击,天上也没有了敌机的侦察、轰炸,但仍有一些土司和领主的武装阻拦,以及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民族信仰、语言、生活习惯的问题。”
在金江至上江一带,刚刚渡江的红军短暂休整。这期间,红军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部署了部队翻雪山的准备工作,并着重研究和规定了进入藏区后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其中特别规定:“藏族地区,不打土豪”,为翻越雪山进入藏区作了充分准备。
之后,红军先遣部队从格鲁湾出发,向中甸开进。很快,就到达海拔4200多米高的雅哈雪山下,这是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要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在山下,前卫部队与民团相遇。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为严格执行“对反动武装实行驱散为主”的政策,红军没有进行还击,四师参谋长高利国和12名指战员英勇牺牲。
接着,红军大部队向着这座积雪达两尺厚的雪山进发。这里山势陡峭险峻,从金沙江峡谷到雪山顶的气候截然不同——山下温暖如春,山顶寒冷如冬。出发前,红军对翻越雪山作了周密布署,沿途派出医生和收容队,帮助收容伤病员。
但是,红军战士多是来自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年轻人,第一次翻越这样的大雪山,经验不足,又缺乏相应的物资准备,加上空气稀薄,呼吸困难,有的红军战士倒下去后再也没有站起来。
经过抗饥饿、斗严寒,1936年5月1日,越过雅哈雪山的红军部队胜利进驻中甸县城。
中甸,又称“香格里拉”,是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的中国西南部藏区的一个永恒、和谐、包容、宁静之地。在这片宁静的高原上,红军得以休养生息,筹集粮草,为继续北上积蓄力量。
中甸休整期间,在贺龙、任弼时主持下,召开了红二、六军团连以上干部参加的“中甸会议”。
这次会议具有特殊意义:传达了中央关于在西北创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方针;提出红军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继续爬雪山、过草地,与中央红军会合,创建西北根据地。会议将研究藏区政策和策略作为重要议题,强调“为实现北上会师目标,必须注重执行党的少数民族政策”,以求得支援、筹集粮饷。
会上,红军总指挥部还确立了7条政治纪律,要求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与当地各族民众秋毫无犯。同时,贺龙专门接见藏团、汉团、商团三行代表,讲明红军的宗旨、纪律,以及准备在中甸短期停留,筹粮整训,要求三行和藏民给予大力支持。
在三行代表团支持下,红军先后聘请了几十名翻译、向导。在他们的积极配合下,筹集到粮食约5万公斤、牦牛近百头,以及大批干肉、酥油、红糖、粉丝等物资。
在中甸期间,红二、六军团严格遵守各项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次,为让伤病员吃到青稞面,红军医务队在主人不在家的情况下,借用了村民七林扎史家的石磨。用完之后,为了还回石磨,红军扛着石磨走了整整8公里山路。有的红军烧了柴,把银元放在柴堆上;还有的拿了鸡蛋,把银元放在鸡窝里……
当地老人讲述的一个故事令人动容:为了不惊扰藏民群众,进入中甸县城的红军大部队,就驻扎在拉咱坝水草地。当时,正值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许多红军战士被冻伤,有的战士被冻僵牺牲了。”
红军以实际行动获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各族百姓纷纷主动为红军背水、磨青稞,缝补衣服,安排食宿。
经过短期休整,红二、六军团为继续前进作好了思想和物质的充分准备,再次高举起抗日旗帜,兵分两路,继续北上。1936年5月9日,红二军团翻越资纳腊丫口,经得荣,向甘孜方向前进;红六军团翻越甲子、咱浪两座大雪山,历经千辛万苦,于1936年7月2日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本报香格里拉7月23日电
2019年07月24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