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美食
药膳:石耳油面鸡汤
在黄冈大别山南麓, 每年雨季来临的时候,各种野生菌都迅速的生长起来,在众多的野生菌中,有一种被誉为野生菌贵族的菌类,署名地衣植物门植物,因其形似耳,并生长在悬崖峭壁阴湿石缝中而得名,一般生长在面北朝南,岩壁湿润,属砂质岩的地方。它是一种菌类食品,营养丰富,可以入药。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石耳有滋补、消炎、降压的功能,可以“明目益精”,能延年益寿。石耳含有高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因为得来不易,其价格也比较昂贵,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滋补食品,是一种稀有的名贵山珍。配当地的散养土鸡、手工油面来炖汤,吃下的不仅仅是营养和美味,同时也寄托着满满的吉祥与祝福。
在医圣故里蕲春,药膳可谓是数不胜数,葛根炖牛肉汤鲜味美、补中益气,天麻山药炖乳鸽健胃、健脾、补肝益肾,李时珍养生三宝、四神排骨汤、艾叶养生八宝粽……吃药膳,一定要来黄冈!
当地特产
蕲艾系列产品:本是一株在湖北蕲春境内随处可见的小小艾草,因品种和产地而得名“蕲艾”,有“艾草之王”的美誉,是“蕲春四宝”之首。
明代便有“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炙疾,功非小补”的美誉。在《本草纲目》中记录道:“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蕲春旧称)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蕲艾含17种已知化合物,并且挥发油含量、总黄酮含量、燃烧发热量等明显优于其它地区所产艾叶。
蕲艾与普通艾比较,首先在外观形态上具有独特之处。蕲艾植株高大,可达1.5米-2.0米,植株含挥发油较多,香气浓郁,叶厚纸质,密而长,取干叶揉之成绒团(质柔软)。而普通艾,植株高一般为0.5米-1.2米,叶薄纸质,虽有被毛,但稀且短,取干叶揉之成粉末。故蕲艾相对普通艾来说不仅产量高、质量好,且易制艾绒,出绒率高,制成艾条,艾柱易燃、持久,热穿透率强,所以人们不仅把蕲艾视为地道药材,而且为灸家珍品。
生活在蕲春的人们,历代相传着蕲艾的用法,有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俗语。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一株小草改变世界,如今,世界艾草看中国,中国艾草看蕲春。如今蕲艾系列产品制作达到100多种。
黄冈物产丰富,此次还展示了伴手礼黄梅挑花、东坡拓片等。
精华景点
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现辖10个县市区、一个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和一个绿色发展示范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50万人,全市有A级景区79家,4A级21家。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文人景观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色彩,是武汉都市圈核心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黄冈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优美、物产资源丰富,是不可复制的文旅体验圣地。
一、红色文化光辉灿烂。黄冈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诞生了2位*、3名中共一大代表、200多位开国将帅,组建了4支红军主力部队,发生了黄麻起义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44万黄冈儿女为建立新中国英勇捐躯,创造了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的历史奇迹,铸就了“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
二、名人文化璀璨夺目。黄冈孕育了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昇、明代医圣李时珍、现代地质科学巨人李四光等1600多位古今名人,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文学等领域,门类齐全,名家辈出。旷世奇才苏东坡在黄州创作753篇作品,“一词二赋”名扬天下,成就文学巅峰。
三、戏曲文化源远流长。黄冈是中国戏曲的重要发源地。湖北32个地方剧种中,黄冈有6个(黄梅戏、楚剧、罗田东腔戏、麻城东路花鼓戏、武穴文曲戏、英山采茶戏)。黄梅戏发源于黄冈,楚剧、汉剧和京剧均含有黄冈元素,形成“四戏同源”的独特文化景观。
四、医药文化享誉世界。黄冈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自然环境优越,中草药种植、加工历史悠久,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历代著名中医达244人,鄂东“四大名医”闻名遐迩,李时珍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五、禅宗文化久负盛名。自古就有“蕲黄禅宗甲天下,佛教大事问黄梅”之说,四祖寺、五祖寺被称作“天下祖庭”,走出三位佛教禅宗祖师,在中国宗教史上影响深远。
六、生态文化独具特色。黄冈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分水岭,位于南北气候交汇点,大别山主峰坐落境内,建成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长江流经黄冈213公里,六大水系纵贯全境,百湖千库星罗棋布,是长江中游重要生态屏障、中部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