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的干烧大葱做法,王世襄烧大葱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2-11-26 11:34:12

如果梁实秋还活着,该带他去吃什么?

原创: 胖子哥的饿世界 一大口美食榜

胡同美食

今天的天真蓝,让人心里透亮。老舍先生曾经写道:“北平之秋就是人间天堂”,逛逛胡同,数数门当和狮子,再遥想下当年文人墨客生活在此的情景,不禁有点担心,如果他们还活着,我该带他们去吃点什么?

王世襄的干烧大葱做法,王世襄烧大葱(1)

自古逢秋悲寂寥,不知道古人悲的是哪里的秋天,但可以断定肯定不会是北京。北京的秋天,像拉长音的山号子,阔而清亮。秋空极好,大面积的蓝湛湛地铺衬在天空里,仿佛蓝精灵族美人儿的肌肤,也像是窑烧千年的秘密,蔚然而透彻,吹弹可破。云来天色佳,云去天如画,北京秋空云极好,白的云状如瀚海百丈冰偷得梨蕊三分白;灰的云如同蓝墨初透薛涛笺,也像是刚出生的乌云,一股子萌劲儿,彩云则完全是神来之笔,套一句《花为媒》的戏词:生来的俏,行动风流,巧手难描画也画不就。

这样的秋天让人生出强烈地把北京叫回北平的冲动。天虽然还是那个蓝天,但是湛蓝的次数却是越来越少了,蓝天下的世道也早已是绿染春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北京再也回不到北平了。林海音《秋的气味》里写到“郎家园是枣最出名的产地,于是满街便无枣不郎家园”时,肯定不会想到“无枣不郎家园”早已变成“郎家园无枣”了,更不会想到郎家园成了世界闻名的CBD,地域特产也从酸枣、葫芦枣、老虎眼枣变成了高楼,大高楼和大大大高楼。

有时候为了回到老舍笔下那个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的北平,我甚至想倒拨年轮回到那个没有网络没有新中国的民国,怀着那个时代惯有的无奈而乐观的态度,吃冰糖包一样的沙营葡萄,赛豆腐的京白梨,吃清朝就出名的八大楼八大居,吃消食的灌肠爆肚果子干,然后在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的秋天里银锭观山。

王世襄的干烧大葱做法,王世襄烧大葱(2)

年轮是拨不回去了,“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的四九城也变成了“幸存胡同三十六,消亡胡同似牛毛”。但还算幸运,所剩不多的胡同有些风韵犹存的留住了北平的那股味道。胡同仿佛岁过无痕,在繁华旁边,喧嚣背后,寂寞开无主的安详宁静,充满人间烟火的保持多年前的样子。慢慢踱在四合院挤成的胡同里,数数不同的门当和狮子疙瘩,冷不丁就逛到梁实秋和鲁迅故居,逛到末代皇后婉容娘家和清朝最美格格最终住所。魂回民国外,人在画中游。

民国时代的饭馆们再有名,也和时代一样,换了人间。好在无论社会怎么跌宕起伏,美食却像DNA外形一样,盘旋着上升,越来越好吃。大吃主王世襄说过,现在的烤鸭肯定要比皇上享用过的好吃,鸭子品种和调料都胜于当年。想着已逝去的风流人物,看着他们笔下的或美食或生活的散笔文章,经常替前人操心的盘算,如果他们再来北京胡同走一遭,该推荐他们吃点什么呢?

推荐给梁实秋的店

王世襄的干烧大葱做法,王世襄烧大葱(3)

喜欢美食的人,几乎没有人没读过梁实秋的《雅舍谈吃》,这本书甚至是我爱美食的启蒙。印象最深的是炸丸子:“我小时候,根本不懂得五臭八珍,只知道小炸丸子最为可口….我们家胡同口有一个同和馆,叫几个菜作为补充,其中必有炸丸子.…事隔七十多年,不能忘记那一回吃小炸丸子的滋味”。梁先生住在内务部街,虽然胡同口的同和馆早就不复存在,往东有个私家北京菜,不仅可以吃到北京菜,也能吃到北京味。

悦宾饭馆/悦仙饭馆

第一家胡同饭馆

所在胡同:翠花胡同

江湖人称“美术馆老太太”的女侠先开的悦宾,后来开的悦仙,两家店饭馆拐个弯儿的挨着,气质和菜品完全相同。

悦宾饭馆名头不小, 1980年9月30日开业,一直顶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家个体户餐馆的光环。现在依然坚持着四白落地的简单装修,算盘 现金的买单方式,只有菜名没图片的老式菜谱,不周到不做作的北京服务,这股子劲儿简直就能为北京胡同代言—任你山摇地恸,爷就岿然不动。

王世襄的干烧大葱做法,王世襄烧大葱(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