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杂面的做法大全,豌豆面坨的做法大全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2-11-27 04:39:53

现场

制作“豌豆杂面”,基本上的比例是小麦粉与豌豆粉各半,这大概是两种面粉的黄金比例。虽然豌豆粉多了之后豆香味更浓郁,但局限于豌豆粉本身粘结性不强,故而不能不节制。当然,如果为了擀制的简便省事而减少豌豆粉的介入,那“杂面”的成色就不足,当然豆香味也会寡淡。就在这两难取舍之间,各自占半的比例就基本固化下来。

制作“豌豆杂面”,两种面粉各半入盆之后,要用温水和面。与正常的面条和面用冷水不同,因为有豌豆面的加入,为了更好地凝结成面团,这时候需要用温水。温水中本身的热度,可以较好地激发豌豆面的粘性,进而与小麦粉充分融合,并再之后共同表现出延展性与平滑感。这些做法没有科学家指点,纯粹是主妇们一代又一代的摸索总结与传承。当然,资深的厨者或手巧的主妇,也会坚持用冷水和面,但一定要掌握好技巧,否则难以成型。还有一点就是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适当调整水温,因时制宜,并不拘泥。

豌豆杂面的做法大全,豌豆面坨的做法大全(5)

现场

和好、饧到的面团,擀制办法如正常小麦面条,擀面杖在巧妇的手下压、推、收、放,辗转腾挪,很快一大案板上就会铺排开。比较辛苦的是,豆面较硬,擀制起来较为费力,况且要擀得相当薄,这就很是考验功夫。之后,这硕大的面片会被以“切”的手法变化成面条,此处,因为面片本身的混合性,不宜用“剺”的手法。

加工好的杂面条,入沸水锅中,转瞬即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杂面”的面片会被擀得很薄。之所以被擀得很薄,一是擀制面条的基本要求,“薄筋光”本就是手擀面的标准,能够擀得很薄,也是巧妇巧手的充分体现。当然,要把面片擀薄,之前的和面饧面必须到位。如果面“饧”不到位,则原本的分子结构就没能充分恢复,面粉中的颗粒也没有充分吸水,那会有“疙里疙瘩”的弊端,面片擀制是难以到位的。说到这里,再念叨一次,我们的面团是“饧”而不是“醒”,“饧”是恢复原本性状的过程,而“醒”是状态的转换而已。

二来是煮面的需求。如果这“杂面”擀得不够薄,那势必要多煮,而掺了一半豆面的“杂面”是不经煮的,煮多了就“糊涂”了。于是乎,各种考量加在一起,“杂面条”几乎是薄如蝉翼的,入锅水煮也是短暂的。

豌豆杂面的做法大全,豌豆面坨的做法大全(6)

现场

转瞬即熟的“杂面条”盛出后,依着“杂面”的性征,用“汤臊子”调制最为适宜。

这个汤臊子可荤可素,一般说来是荤素各半,打头垫底提味的是猪肉,之后有土豆、豆角、豆腐、西红柿等加入。先炒猪肉,再炒素菜,之后加水熬煮,再加入咸盐、调料面等即成。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样的“汤臊子”甚至忌惮酸醋的介入,为什么呢?这其实就是五味调和的科学道理,有的食物可以酸冽香辣,有的食物只限于咸香,尤其是像“杂面”这种基本以饕餮豆香为主的食物,一旦烹入酸醋,则有极强的违和感。在这一点上,人们的认知是相通的,比如渭南一带的人吃包子,所配置的“辣子水”,一定是纯粹的辣子油,不会有一丝酸味。这种不放醋的忌惮,人们用了一个想象力很强的词,那就是加了醋就变成了“冽味子”,具体意思还不好概括,大概就是怪里怪味的意思吧。

豌豆杂面的做法大全,豌豆面坨的做法大全(7)

现场

把汤臊子浇入“杂面”之中,一碗“汤面条”就成了。这一碗汤面条,突出的风味就是豆面的“爨”香,其实也就是豌豆的特殊的香味,再加上与之不违和的调料滋味。

豌豆,种子及嫩荚、嫩苗均可食用,种子含淀粉、油脂,有强壮等效。李时珍曰:豌豆种出西胡,今北土甚多。煮、炒皆佳,磨粉面甚白细腻。百谷之中,最为先登。如此看来,人们早已认知了豌豆的“强壮”功能,知道食用之后可以增添力气。说句不是谐谑和不是不恭敬的话,曾经的豌豆是使役的牲畜上佳的细料。人们甚至有句玩笑,说一个人亢奋甚或狂躁时,会指斥其——得是吃了豌豆了?一笑。

豌豆杂面的做法大全,豌豆面坨的做法大全(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