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饼馍的详细制作方法,发面柿饼的制作方法家庭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3-01-23 22:13:36

八月十五过后,山里的柿子红了。一枚枚点缀在古朴的老枝上,好似红色的灯笼,把小河两岸衬托的格外热闹。磨盘柿子、八月黄、水柿子、面柿子,熟的恰到好处,在秋天阳光的映衬下格外风韵动人。长长的竹篙做成下柿子的柿夹、柿套,小心的将一枚枚柿子夹入框中,套入篮里。望着一枚枚火红的水柿子,忍不住拾起一枚,牙齿咂出一个小孔,紧紧地贴在唇上,轻轻一吮,柿子香甜的汁液就甜进了人心里,让人幸福的想歌唱。磨盘柿子、八月黄脱涩做成甜柿子,面柿子做成柿饼,水柿子和熟透的柿子则在勤劳智慧的小河人手里会变成接人待物的稀罕果馔。柿子绝对是大自然对小河人的特殊馈赠,可酿酒、可制醋,小河人还将她们和主食巧妙结合,成就一道道不可不尝的美味。曾经的记忆里,只有家境殷实的人家才能在腊月新正端出一盘盘柿子做成的美食款待贵客。在物资匮乏的年月,她是甜食爱好者的宠儿,将平淡的日子装点得有滋有味。

柿饼馍的详细制作方法,发面柿饼的制作方法家庭(1)

柿子,是柿科柿属落叶大乔木。我国柿子品种繁多,有1000多个品种。中国人按口味习惯上将柿子分为:甜柿和涩柿两大类;按柿果色泽又可分为:红柿、青柿、黄柿、朱柿、白柿和乌柿;按果实形状不同,又可分为:圆柿、方柿、长柿、葫芦柿及牛心柿等。

柿子在我国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的先民就深谙柿子的妙处,《礼记·内则》中就规定了柿子是国君日常食用的31种美味食品之一;梁·简文帝在《谢东宫赐柿启》中称赞柿子的美味:“甘清玉露。味重金液”。唐宋以来柿子在我国得以规模化种植,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云:“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南宋·马永卿在《嬾真子》中写道:“仆士于关陕,行村落间,常见柿连数里”,都反映了当时柿树种植的规模。元末明初自然灾害频繁,柿子成了救命的口粮,地位空前。明代徐汝为的《荒政要览》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柿考》都有关于柿子的记述,“三月秧黑枣,备接柿树,上户秧五畦,中户秧二畦;凡陡地内,各密栽成行;柿成做饼,以佐民食”。《嵩书》中更是直接记载,“二室之下,民多种柿,森蔚相望。戌午( 1618年)大旱,五谷不登,百姓倚柿而生”。此后柿子和人们的生活日益密切,成为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时令水果、“木本粮食”和“铁杆庄稼”。

柿饼馍的详细制作方法,发面柿饼的制作方法家庭(2)

柿子味道甜美,不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还被文人雅士寄寓了太多美好的寄托。北宋诗人张仲殊赞美柿子美味云:“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轻匀绛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总结出柿有七绝:“一寿、二多荫、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江南迁陕的“蛮子”,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出天方”,都要用各色贡品并与柏树枝、柿子(或柿饼)、金桔一起放入盘子中,供于香案上,迎接春节,借其谐音,谓之“百事大吉”。在小河人如今婚俗中,柿也是必备的祥果之一,表示婚后“事事如意”。再加上柿子火红的颜色,更是为生活平添喜庆,深受人们喜爱。

每年清明前后,一场春雨将古朴的柿树唤醒,生出嫩芽。不用几日就长成了一把把小蒲扇,翠绿惹人喜爱。不知不觉间黄色的花就缀满枝头,引得蜜蜂来回飞舞。端午节前后,柿子树上结出了一枚枚青绿可爱的小柿子,微风一吹,偶有掉落,孩子们便疯抢回家,在柿子的另一段插上竹签,就变成了精致的“柿子转”。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搓,柿子转就在地上翩翩起舞,引来孩子们的喝彩。经过一个夏天的生长,柿子渐渐成形,白露过后,柿子开始成熟,金黄喷香的挂在枝头。每年八月十五前后,小河里的老农们会凭借自己的经验将柿子们采回,庆贺金秋的丰收,制成美食,调节着平淡的日子。

八月黄、磨盘柿子就势泡入温水,短短一个星期就完成了脱涩的关键环节。将柿子握在掌心,朝门框椅背轻轻一磕就分成几瓣,食之脆甜可口,沁人心脾。面柿子刨去果皮,扎在枣子刺上,高高的挂在屋檐下,静等时间将她们变成软糯香甜的柿饼。熟透的水柿子捣碎加入发面制成香甜的柿子蒸馍,她是孩子们的最爱。略有残损的柿子小河人也舍不得遗弃,拌入大曲酿酒制醋,用另外一种形式惊艳着人们的味蕾。

柿饼馍的详细制作方法,发面柿饼的制作方法家庭(3)

八月十五后,小河里的水柿子完全熟透,一枚枚晶莹红润,犹如玉质的玛瑙,惹人喜爱,其味道更是让人赞叹。大姐早早的用新麦磨粉发面,待发面蓬松,大姐便将水柿子去皮除核掺入面中。比例和分寸大姐熟记于心,一团面由白色刹那变得殷红,一改往日的面目。大姐将面团一分为二,一半入笼蒸制成柿子馒头,一半入锅油煎制成饼。蒸熟后的柿子馒头,柿香醉人,勾人食欲,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充实感。上了岁数的老人和孩童对她爱不释手。柿子面团擀成厚饼,油锅炕制,两面金黄,面香里裹挟着柿子的香甜,她是年轻人的宠儿,轻嚼着柿子饼,嘎嘣脆香,让人心生一种被宠爱的感觉。柿子馒头、柿子炕饼配上一锅甜拌汤,一碟酸菜,清新爽口,健康养生,让人不由得在幽幽的平和里悟出生活的本真。屋檐下的柿子在枣子刺上晾晒了一个秋天,糖分达到最高,呈暗红色,沙朗油润。入冬后,小大将她们从枣子刺上取下,密封进塑料袋里,等待时间在她们身上发生奇妙的变化。两个星期,柿子疙瘩神奇的披上了一层白霜,更加的香甜,这才是小河人心目中真正意义上的柿饼。每年柿子成饼,大姐都会把她们制成柿饼馍来犒劳大家。面粉中加入鸡蛋,加清水成糊。上霜的柿饼去蒂备用。柴锅起火,花生油烧红。只需将柿饼在面浆中简单翻滚,下油锅炸至金黄即可出锅。油炸后的柿饼更加弹牙香甜,吃在嘴里,甜在心中,为人们扫除一年的疲惫心酸,让人饱尝“苦尽甘来”的人生哲理。

柿饼馍的详细制作方法,发面柿饼的制作方法家庭(4)

柿饼馍的详细制作方法,发面柿饼的制作方法家庭(5)

童年秋天的记忆里总少不了那一枚枚柿子。村子里哪里有柿树,口味如何,适合怎样加工,长在何处,孩子们都了熟于心。山里的孩子都谨遵一条祖训:未成熟的庄稼是不能糟蹋的。偶有人禁不住诱惑偷摘就会受到同伴们的谴责。白露过后,孩子们便央求姐姐帮忙在长长的竹竿上缝制柿套,不约而同的奔向山梁,骑坐在柿子树上将熟透的柿子套回,一解柿子经年的诱惑。采下的青柿子就近埋入河边的细沙里,仔细标记,几天过后变成了脆柿子,上学的路上悄悄挖出一枚藏进书包,可以让人兴奋一整天。未熟透的柿子孩子们也舍不得糟蹋,将她们悄悄带回家藏入麦糠,静等时间将她们变得甜软。山里的孩子都是自学成才,口耳相传,让童年的秋天处处充满精彩。

上树套柿子偶尔也要付出代价,被马蜂蜇了,从树上掉下来的危险事也时常发生。待脸上的肿消退,身上的伤疤掉壳,孩子们又会风一般飘到柿子树上,套回一枚枚柿子。有时在想,如果童年的秋天少了那一树树柿子该是多么的无趣呀!

秋风来了,野菊花在山崖地畔绚烂的开放。蜜蜂在花丛间来回奔波,柿子树上一片火红,映衬得叶子也变成了红褐色。古人说柿有七绝:“一寿、二多荫、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趁这个假期,赶回谷里,采来柿叶夹入书中,采来甜柿扎在枣子刺上,静等时间把它们变成美味。漫步山谷,秋风里,牵着女儿的手,告诉女儿爸爸童年的秋天和柿子的故事,岂不是一件美事!

作者简介

柿饼馍的详细制作方法,发面柿饼的制作方法家庭(6)

章骥,男,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一级教师。现供职于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而立之年,笔耕不辍。教学之余喜欢玩味文字,抒写性情。有《东林寺的钟声》、《故乡》、《午后的院子》、《一座城,一生情》、《两件棉袄,暖一生》、《清风颂》、《舌尖上的金丝峡》系列、《陕西商南三角池大学堂》系列、《在课堂审丑中强化古诗文默写》等诗歌、散文、教研文章发表于《宝鸡文理学院报》、《商洛日报》、《金丝峡周报》、《教育学》等杂志。尝试新媒体系列写作,原创作品见于:文學陝軍、三秦都市报·三秦网、百度、搜狐、腾讯、凤凰新闻、华商网、东方新闻、陕西金丝峡景区官网、商洛之窗、商洛旅游网,商南政府信息网、商南旅游网、商南广播电视台等新媒平台。

(商洛通 | 秦飞扬 | 编辑)

商洛通新媒——温度 深度 情怀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