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秘密花园”原创出品
作者:Michelle Woo 译者:Sunnisky
图片来源:lifehacker.com
当我女儿还是个小豆丁的时候,她和她的豆丁小伙伴们有不少一起玩耍的时间。在孩子们一起分配用橡皮泥做的披萨的时候,家长们则窝在沙发里,打开一听玫瑰红葡萄酒,开始大人间的聊天。
开个玩笑,事实根本不是这样!恰恰相反,这些疯狂的聚会通常总是由下面这些元素构成的:孩子们之间争抢玩具,哭闹,宝爸宝妈迅速出动平息事态。
“听着,她想和毛绒毛毛虫一起玩。你得跟人家一起分享!”
“不,算了吧!他先拿到的。德里亚,记得要分享!”
终于,大人要收拾孩子们的东西了,还敷衍地来一句:“真好玩儿,我们以后再玩儿吧。”孩子们就会很崩溃。
在生活中,慷慨大方是个好事情。南希•埃森博格(Nancy Eisenberg)的工作是研究儿童同情心和同理心。她发现当孩子们有过施舍他人的经历时,他们会变得更加慷慨大方——但这是有限制条件的。这个限制条件必须是“自愿”。
以分享的名义强迫孩子放弃自己的玩具/iPad/最后的花生酱脆脆饼,不仅让孩子心怀怨恨更不愿意分享,而且还拒绝给他们机会培养自己在现实世界的社交成熟度。育儿教育家珍妮特•兰斯伯里(Janet Lansbury)写道,成年人的这种干预往往让孩子相信:1)他们总是需要一个大人来主持公道;2)实物占有总是比与同伴融洽相处更重要;3)一切“争斗”都应当被避免。正如早期儿童教育家玛格达•戈贝尔(Magda Gerber)所说,“争斗是人际关系中的正常组成部分”。戈贝尔认为,孩子越早明白这一点,他们就会越开心。
除了跟孩子说“分享”,你还可以这么做:
每当孩子们发生冲突时,家长很难做到不赶紧跑过去灭火,尤其是当你的孩子是那个拿着玩具的小家伙时。兰斯伯里建议你用类似这样的问题向其他家长提出建议,“你想让我来立刻停止孩子们的争斗吗?或者给他们一个机会自己解决?”如果其他家长希望你进行干预,那就开始这么做吧。兰斯伯里写道:“我相信保护我们的孩子不被扣上小恶棍和顽劣儿童的帽子是对的。”
然而如果所有的家长都参与到袖手旁观的行列,只需紧跟着他们,看看孩子们是否能自己解决争端。兰斯伯里补充说,如果孩子们开始打起架来,那就一定要毫不含糊地尽一切办法进行干预。
这仅仅意味着像个体育解说员一样,以中立的腔调陈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举例来说,“艾米琳和杰克想要同一个消防车。”这使他们的关切能被人听到,而无需你作为仲裁方加入进来。
《不分享也没关系及其它离经叛道的规则:培养能干而富有同情心的孩子》(It’s OK Not to Share and Other Renegade Rules for Raising Competent and Compassionate Kids)一书的作者希瑟•舒梅克(Heather Shumaker)是“由孩子主导的轮流玩玩具”规则的倡导者。一个正玩着玩具的小孩可能霸着玩具玩好长时间。“当孩子参与富有想象力的游戏或自行探索世界时,这是那一刻她能从事的最高级的学习形式,而她正是这么做的,”舒梅克告诉《母亲》杂志。因此,打断她不仅无礼,而且还有可能打断她的学习。
如果一个孩子等了很长时间,他可以表达他的挫败感。“这将促使那些长时间霸着玩具玩儿的孩子明白,他们的行为会影响到其他人,”舒梅克在其网站上对此进行了阐释。“同时,那位排队等待的孩子则学到了延迟的满足感以及如何处理负面情绪——这都是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技能。”她建议针对一大群孩子制定一张排队清单,孩子们可以写下自己的名字,查看什么时候下一个轮到自己。
最终,孩子们会愿意像大人的分享模式那样与小伙伴分享。你可以告诉你的孩子,当你分享东西或别人和你分享东西时,自己有多开心。他们会注意到慷慨大方的气氛。谁知道呢?没准儿他们下次甚至会把比较大的那半块儿曲奇分给你。
本文编译自lifehacker.com网站2017年10月的一篇文章。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头条号、公众号、企鹅号、新浪博客、新浪微博与我们互动。
放牛班的秘密花园
聚焦创业创新、青少年成长、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