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细流汇聚成海的下一句,涓涓细流才能汇成大海下一句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4-04-04 02:59:49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巨成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宏冰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点点星光辉映苍穹。在商城县这块红色沃土上,大别山精神血脉相传,涵养了老区人民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德善精神。这其中有一个人,为慈善事业默默奉献十余载,用一人之善行,带众人之善为,助万家之幸福。在为贫困学子圆梦路上,他尽其全力、从未停歇;在关爱孤寡老人、呵护残障儿童、救助重症患者的途中,他不畏艰辛、风雨兼程。他,就是商城县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余善伟。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的下一句,涓涓细流才能汇成大海下一句(1)

余善伟(右)参加公益节目录制

余善伟,1974年5月生于商城县余集镇,信阳市第四届、第五届人大代表。在他的引领下,全县注册志愿者已近7万人,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站(点)166个,注册志愿服务组织531个,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2000余次,累计服务群众40万人次。他也因此荣获“中国好人”、“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第七届河南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关注民生,不一样的成功人士

余善伟是一名农家子弟,小时候家境贫寒,时常因吃不饱饭,穿不暖衣而受济于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父亲因病去世更是让年幼的他尝尽人间疾苦。面对困境,18岁的余善伟放弃学业,外出务工创业,凭着自小不服输的精神和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作风,在商海中闯出一片天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行业领域小有成就。重返家乡,他饮水思源,认为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家乡父老的帮助,决定竭尽全力为社会奉献爱心,用善举诠释中华美德。他说:“个人事业的发展不能造福于一方人民,那只能获得昙花一现时的惊艳,力所能及地帮别人,才能让人生获得无限幸福与力量。”这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始终践行着的庄严承诺。

在他的心中,年老多病、孤苦无依的老人、五保户、贫困老人、下岗工人、孤残贫困户留守儿童一直是他多年温暖的对象。

2010年11月,县城东街社区有4名半身不遂的老人,日常生活艰难,常常在狭小的屋内无法出门。余善伟听说后,毫不犹豫到买来四个轮椅,还有许多生活用品和药物,挨个送到他们手中。当他把老人抱上轮椅推着他们出门时,老人们布满沟壑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光彩。这让余善伟感到莫大的鼓励,他告诉自己,帮人这件事,一定要做到底!从此这几位老人就多了个“儿子”。

2012年,余集镇敬老院建设资金短缺,余善伟二话不说捐款10万元,从此更每月资助敬老院2000元改善他们的生活。同乡成功人士被他感染后,也纷纷踊跃捐款,很快筹齐了20万元的敬老院基础建设款。老人们有了新“家”,余善伟的心才踏实了。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的下一句,涓涓细流才能汇成大海下一句(2)

余善伟(前)在看望贫困老人的路上

在帮助特殊群体方面,他他竭尽全力,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2016年2月,长竹园乡蛇山村9岁的小张慧和父亲窝居在路边一处简陋破棚内的照片,让余善伟辗转反侧,小张慧单薄的身体和无助的眼神,总是萦绕在他的眼前。在多方了解实情后,他决定为这个不幸的小女孩搭建一个幸福温暖的“窝儿”。百忙之中,他放下很多重要的事儿,从新房选址设计,到一铲一土、一砖一瓦施工,他都精心安排,硬是用了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为小张丰盛盖起了一处崭新的农家四合院,他还为其取名“幸福居一号”。新房建成后,他又四处张罗为新居添置家具,让小张慧的生活从此亮敞起来!从那以后,商城县贫困山区的“幸福居”越盖越多,至今余善伟已先后拿出100多万元,在观庙乡、鄢岗镇、上石桥、河风桥等贫困乡村,为10余户贫困家庭建成了“幸福居”。

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成了余善伟前进的动力。那年腊月二十八暴雪之夜,他步行两个多小时山路,为的就是把公司残疾工人宋友福的工资送到他手中;2015年特大暴雨造成商城县南部乡镇洪涝灾害严重,他第一时间向受灾严重的两个乡镇捐款捐物,挽起裤腿下到泥沟中,一趟一趟把群众最急需的物资送到他们身边;为了让城市环卫工人早上能够吃上一口热乎饭,他多方协调,在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等单位的支持下,在城区筹建了“大爱乾坤”环卫工人免费早餐点,至今已为城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 1.69万人次。

作为县、市人大代表,余善伟的议案始终离不开关爱特殊群体的话题,他提交的《如何关注关爱山区残疾人生活的建议》,获得数十位人大代表的响应和市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他说:“我提得越多,关注的人就越多,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生活就会过得更好。”

大爱无疆,不简单的志愿者

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全县上下齐动员,帮扶队员的脚印遍布商城大地各个角落。余善伟说:“党和国家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我更应该好好干!”2017年底,他拿出60万元,在全县19个乡镇20余个贫困村开展“助脱贫 倡文明 暖冬行”活动,为691户贫困户送去过年的物品、慰问金,把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到每家每户。

2018年3月,余善伟又一次性拿出60万元,在全县17个深度贫困村建起17个爱心超市,为贫困群众免费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

作为一名志愿者,余善伟一边开展公益活动,一边带动着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为让这些志愿者们有一个共同的“家”,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项目化、常态化,在县委宣传部、县委文明办的指导下,2019年5月28日,由他发起的商城县志愿服务联合会正式成立,他也当之无愧地当选为创会会长。

“感谢大家的信任,从此,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将是我唯一的职务,我要把这项工作干好、干出彩,服务更多的人!”当选之时,他如此坚定地说。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的下一句,涓涓细流才能汇成大海下一句(3)

余善伟(右二)参加公益活动

协会成立后,他发起的第一个志愿服务项目就是开展“五个一百”活动,既每年慰问100名贫困老党员、100名贫困下岗工人、100名孤寡老人、100名留守儿童,打扫100条背街小巷。从那以后,他的身影就不停穿梭在城乡社区、敬老院、贫困户家中。受他的感染,协会注册志愿者由开始的1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近7万人,志愿者的“红马甲”成了商城县最靓丽的风景线。为更好更多地帮助贫困群体,余善伟还向商城县红十字会捐出441.8万元,成立了“社会扶贫专项救助金”。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在全民抗疫的行列中,他撇下妻儿老小,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在防疫值守点坚守30多天。一边值守,一边关注县内防疫物资紧缺情况,率先向全县企业家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为全县疫情防控捐款捐物,并带头缴纳特殊党费1万元,向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和所属社区捐助抗疫资金6万元,组织爱心企业、人士捐款达20余万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商城大地上助人为乐已蔚然成风,争当志愿者已成为商城的“新时尚”。

助梦飞翔,不平凡的社会效应

一路走来,余善伟看到了许多不幸的家庭,最牵挂的还是那些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们。为了不让贫困捆住了山里孩子飞翔的翅膀,余善伟以各种方式倾力资助他们。

2012年,他出资5万元助学金,帮助10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2013年,他联合县妇联发起为期10年的“关爱女孩、放飞梦想”活动,每年拿出15万元,资助贫困女孩求学。一次,他获悉汪桥镇的崔静文因家庭原因面临缀学时,余善伟几次上门劝说,使崔静文重返校园并如愿考入浙江大学,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孩子就是希望。”看到一个个贫困学子圆了求学梦,余善伟像自己圆了大学梦一样欣慰。2015年3月,在他的倡议下,“华儒圆梦——关爱孤贫少儿”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经过排查筛选出的60名孤贫少儿,他每月付给他们400元生活费,直到十八岁,并连续6年带领志愿者们和这些孩子一起过小年,给他们发新年礼物。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的下一句,涓涓细流才能汇成大海下一句(4)

余善伟(右一)带他资助过的孩子参观

“余叔叔,小年要到了,很开心我又能见到您,我今年成绩进步不小,我要当面谢谢您的鼓励!”余善伟的手机上经常能收到孩子们或俏皮、或温暖的问候。这个项目也于2018年荣获河南省“四个优秀”先进典型“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荣誉称号。

2018年8月,他再接再厉,举办第六届“华儒圆梦 你我同行”爱心助学活动,设立500万元“菁英励志奖”,为32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捐助6000元,各奖励商城高中考入清华大学的两位学子2万元,还分别给优秀班主任和优秀老师发了奖励金,累计捐款29万元。“我没有上过大学,但是感谢你们能为国家培养出这么优秀的人才,看到他们成才,就看到了无限希望,感谢你们!”余善伟激动地对这些老师说。

大爱无疆,与善同行;初心如磐,善无止境。他的身影留在了这些贫困孩子追梦的征程里,留在那些孤寡老人思念的岁月里。“善为”是他的信条、生活的准则和永不消逝的灵魂。他用善举为城市增添一抹温暖的底色,用爱守护着易碎的梦,用志愿精神凝聚起文明向善的力量。他给了人们太多的感动,也奏响了一曲构建幸福商城的动人乐章,他将继续带领着广大志愿者书写新时代志愿服务新篇章!(图片来自商城县志愿服务联合会)

编辑:刘宏冰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