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目标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新目标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总结

首页 > 美食 > 作者:YD1662024-04-16 04:39:06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新目标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新目标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总结(1)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与方法

乔 蕊 张 敏

摘要: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对课堂教学之后学生将会有何变化的预先设定。本文探讨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中存在的目标缺失、目标表述过于笼统、目标行为主体颠倒、目标不够完整、目标行为难以测量等问题。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有科学的依据与规范的表述方法。教学目标应以教育目标体系为支撑点;以教材为切入点;以学情为着力点。同时,在陈述目标时,要采用具体、可操作的行为动词,借鉴四要素和五要素表述模式,使教学目标的设定更加科学、规范,促进有效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教学目标;目标设定;目标表述

一、 引言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或标准,也就是教学活动后学生行为和特征的预期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可观测性”(夏谷鸣,2009:9)。课堂教学目标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归宿,甚至可以说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和灵魂,支配着课堂教学的组织、设计、实施以及评价等环节。明确、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也是教学目标能否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然而,基于笔者在中小学参与的听课和评课实践,发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有些教师在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中甚至没有设定教学目标;有些设定了目标,但是目标不够具体、明确;还有一些设定的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和检测性等。本文以笔者在听课实践中观察到的教学设计为依据,指出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中存在目标缺失、目标表述过于笼统、目标行为主体颠倒、目标不够完整、目标行为难以测量的问题。教学目标的设定应有科学的依据与规范的表述方法,即以教育目标体系为支撑点;以教材为切入点;以学情为着力点。在表述的规范性方面,应使用具体、可操作的行为动词,借鉴四要素和五要素表述模式,使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更加科学、规范。

新目标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新目标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总结(2)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存在的问题

我国外语教学界著名学者束定芳(2014:54-55)指出考察教学目标设定应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否有目标?二目标是否明确?三目标是否合适?”。按照以上三方面标准,结合笔者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观察,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存在以下几方面常见的问题。

(一)目标设定的缺失

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然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常常存在目标设定缺失的问题。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仅以多媒体课件和供学生练习所使用的导学案为依据,没有准备教学设计,更谈不上有关教学目标的表述;一些教师准备了教学设计,但是教学设计较为粗糙,其中没有给出教学目标,只有关于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的表述;还有一些教师既没有教学目标,也没有教学环节与内容,教学设计只是本节课重要知识点的罗列和学生要完成的习题的呈现。以上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缺失的问题,其中表现出更深层的问题是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或者是教师意识到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但却错误地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重难点当成了教学目标,即对教学目标应该“设定什么”认识不清的问题。

(二)目标表述过于笼统、宽泛

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还存在表述过于笼统和宽泛的问题。有些教学设计中呈现了教学目标,但对于目标的表述却过于空洞,并未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也没有阐述学生将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目标,只表述了学生需要做什么或者提高什么能力。例如某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1)学生将会获得该文章的主旨(Students will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2)学生将会提高阅读能力(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3)学生将会提升在公共场合说英语的自信。(Students will improve their confidence about speaking English.)不难看出,目标(1)和(2)的表述不够具体、明确,没有给出学生将要以何种方法(快速阅读、略读或是跳读)来获得文章的主旨,或者通过何种方式来提高阅读能力,也没有表述学生达成这些目标的限制性条件,更没有给出目标拟将达到的标准。这样的表述在任何阅读课型下都是可行的,可操作性较差,难以对教学和教学评价产生引导作用。而目标(3)“学生将会提高说英语的自信”这样的行为是无法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实现的,甚至一学期也难以实现,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三)目标陈述的行为主体颠倒

目标行为主体颠倒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一个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强调学生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是引导者、启发者、辅助者等角色。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目标所表述的应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崔允漷,2009)。然而实际中教师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常常会使用诸如此类的表述:帮助学生(help the students)、激发学生(inspire the students)、鼓励学生(encourage the students)、引导学生(lead the students)、让学生(let the students)、使学生(make the students)等,这些教学目标设计的表述方式所指向的行为主体都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在于教师将要做什么,而且未体现出学生将要学习什么、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学生将在学习后实现什么样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师仍然将自身视为知识权威的角色。这样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重点关注的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学”,隐含着教师本位的教学观,有悖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目标设定内容不够完整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定还存在仅以知识与技能目标来充当全部目标,目标内容不够完整的问题。《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教育部,2011:8)。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充分体现《课标》的总要求,兼顾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意识、综合素养等各个方面。但有些教师在设定目标时只呈现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目标内容设定不够完整。例如某教师的教学目标仅包括:1.语言目标(Target language);2.技能目标(Ability goals);3.学习能力目标(Learning ability goals)。显然,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设定是不完整的,它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意识、学习策略等方面应有的发展目标,没有考虑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五)目标行为难以测量

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往往会使用一些过于抽象的动词,这些动词所指向的行为往往难以测量,对教师教学与评价的指导性不强。例如某教师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学生将会更深层次理解这篇文章(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the passage further.)(2)学生将会掌握句型的使用方法(Students can grasp the usage of the sentence patterns.)(3)学生将会知道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Students will ge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estern and eastern customs.)。这些动词“理解、掌握、知道”等难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来检测目标是否达成。“掌握”是学生预期应达到的目标,但是实际表述时应使用易于测量的行为动词,比如目标(2)可以优化为:学生可以正确运用目标句型“鼓励某人做某事”进行造句(Students can make correct sentences with the target sentence pattern:“encourage sb to do sth”.)。 “造句”这一行为动词是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检测的,其表述比“掌握”更为具体、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及时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新目标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新目标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总结(3)

三、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依据

科学、有效的初中英语教学目标应该以各级各类目标体系为支撑点;以教材为切入点;以学生学情为着力点。

(一) 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支撑点——教育目标体系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应该关注的是目标的定位问题,即明确在各级教育目标体系内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范围和来源。由于上位目标决定下位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首先必须明确它的上位目标是什么,才能准确地定位下位目标。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学目标,它们之间是从抽象到具体逐步过渡的过程。教学目标也有不同的层级:由学年目标到学期目标,再到单元目标,最后才是课时目标。教师明确了目标层级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例如学生学习初中语法知识点“定语从句(attributive clause)”,教师要确定某个课时的教学目标,首先必须明确《课标》当中对于该语法的总体目标要求:“能辨认出由that,who,which引导的限定性定语从句,并能理解句子的意思”(教育部,2011:49)。《课标》中对于定语从句的总体要求是上位目标,它是决定下位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如何定位“定语从句”的关键。以教育目标体系为支撑,不仅可以使教学目标设定更加科学、规范,而且可以使教师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关注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以更长远的目光来制定课堂教学目标,避免把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作为教学目标的唯一内容。

(二) 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切入点——教材

教学目标的确定有两个重要的依据:一是教材,二是学生(张金秀,2015)。要科学、准确地预设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这种解读不仅是针对某篇课文、某个单元,也针对整本教材、甚至整个学段的一套教材。教材的编排都有一定的逻辑体系,单元内容的编排以某一话题为中心,前一单元与后一单元往往前呼后应,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教材内容难度呈螺旋式上升。

首先,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整个七年级到九年级的教材,然后是具体的某册教材。梳理清楚教材中的话题设计、功能运用、语法编排、词汇分布、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等。在具体设计某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时,要综合考虑以上各方面内容,使得年级与年级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教学目标形成一种线性的关联。

其次,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所要设定的课时目标所在的单元教材内容。单元内容不是A部分与B部分的简单叠加,而是以某一话题为主线,将话题的不同功能、结构、任务相互联系起来。解读单元内容就是要去把握这条主线,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某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例如,新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采用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编写思路,以话题统领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单元内容的设计采用分层结构和循环递进的方式,每一单元由Section A 和Section B组成。Section A是基础类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听说训练,同时也有语法学习;Section B是在Section A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话题,除听说技能之外着重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口头、笔头输出(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用书,2012)。教师要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对于教材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明晰教学思路的基础上设定课堂教学目标。

(三)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着力点——学生学情

学生是教学目标设定的行为主体,学情则是教学目标设定的着力点。所谓学情是指“对学习效果可能产生影响的学生信息”(谢晨,胡敏慧,2015:25)。学生现有的学习基础、学习的能力、经历、态度、习惯以及生活经验等都是可能影响预设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潜在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是不可以直接得到的,要靠教师日常留心地观察和记录。学生是“影响教学目标设定的‘黑箱’或‘灰箱’,因为学生本身的很多情况不是显性的,但也并非不可知的”(夏谷鸣,2009)。英语学习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课上表现、作业质量、考试成绩都可以反映出学生英语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这些都是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学情的重要方面。

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记录、分析学生的英语学习表现,把观察到的信息积累起来,从这些信息中去解读“前因后果”;其次,教师在具体设定某个单元或课时的教学目标时要结合学情,初步判断学生完成某单元、某课时学习的可能性,如果对于学生实际情况来说难度较大,则适当降低目标要求;如果难度不大,则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挖与拓展。为了使教学目标的设定更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对于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筛选、增添和删减。筛选需要学生掌握的核心内容,增添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新内容,删减与学生学情不符的难度过大或难度为零的内容。

此外,学情的把握还要关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尤其是班上的优等生和学困生,合理的教学目标应该为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留下可能的空间,亦即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分层目标。

例如,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6“I’m watching TV.”以日常活动为话题,语言功能为谈论人们正在做的事情,语言知识为现在进行时。某执教教师所设定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如下(李明远,2017):

(1) 全体学生能了解“is/am/are v-ing”用于表达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意义;绝大多数学生能理解电视报道并提取信息;半数以上学生能用“is/am/are v-ing”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半数左右的学生能借助信息结构图梳理文本信息;少数学生能了解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的差异。

(2)大多数学生能通过“尝试任务——学习体验语言——完成任务”的活动形式调控、管理英语学习过程;在阅读中初步感知、理解以下词汇:race, study, American, the United States, any other, young, children, miss, wish, delicious, still。

教学目标是教师对课堂教学预期结果的一种预设,教师要以变化着的学情为基础,不断地调整目标,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要求,最终形成面向全班学生的教学目标。

新目标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新目标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总结(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