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化忽冷忽热,很多人出现头痛、咽干、恶寒、鼻塞等感冒症状。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广东人餐桌上的常见食材,也是常用中药——葛根。
葛根素有“亚洲人参”之美誉,葛粉也被人们称之为“长寿粉”。
在广东,葛根是餐桌上常用的食疗佳品,既可制成葛粉作羹或冲服,也可直接蒸熟食用,还可以拿来煲汤。新鲜葛根与猪肉、猪骨等一起煲汤食用,具有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男女老少皆宜。
葛根的药用价值
古代药用葛根不只一种,在唐代以前,认为野葛入药最好,而食用葛和甘葛主要用作食疗,亦可入药,但品质不及野葛。
在民间,将葛根应用于食疗及提取葛粉的情况相当普遍。这种习惯经唐、宋一直延续到明代。李时珍首次明确指出葛有家种和野生之分,及至清代《植物名实图考》将家种和野生两品种并列描述,这表明自明清以来,甘葛(粉葛)、食用葛及野葛均可作为葛根的入药正品。
野葛饮片
粉葛饮片
中医认为,葛根性凉,味甘、辛,具有清热解毒、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举阳气、止泻、解酒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外感热病,症见发热恶寒、项背强痛者;阴虚燥热消渴;温热痢;脾虚泄泻等。
若是风热感冒引起发热、颈背酸痛、头痛、咽痛、口干等症状,可以将鲜葛根捣汁服用,或将鲜葛根与菊花、牛蒡、薄荷、生姜等一同煎汤饮用,具有清热解表和退热的功效。
如果发高烧之后,口干口渴明显的人群,则可以将鲜葛根与芦根、白茅根等一同煎汤,当茶饮用。
糖尿病口干、口渴的人群,可以将鲜葛根与麦冬、党参等一同煎汤,当茶饮用。
小儿或老人脾虚腹泻,可常常服用葛粉,或将鲜葛根与党参、白术、茯苓等调配药膳食用。
干葛根
葛根晒干后即为干葛根。干葛根的生津效果减弱了,但是升提发散的作用加强了,因此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和拉肚子。尤其是感冒伴有脖颈肌肉拘紧不适时,用葛根有解肌的作用,还能发汗祛邪。
葛根的现代研究
葛根的主要化学成分有葛根素、葛根黄酮、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葛根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循环,降糖,降脂,护肝,解酒等作用。
1、扩张血管,改善心、脑血管循环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不仅能改善心肌的氧代谢,还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抗血小板聚集,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
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吴伟教授在临床工作中常用葛根(30-60g)治疗心血管内科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失眠、焦虑等病症,并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2、护胃养肝,解酒醒酒
葛根的解酒作用在《神农本草经》、《药性论》、《本草拾遗》、《千金方》等传统古典医籍中均有明确的记载。《食疗本草》中说:“葛根蒸食之,消酒毒”。《千金方》中也说:“治酒醉不醒,葛根汁一斗二升,饮之,取醒,止。”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葛根不仅能够缓解酒精在胃内的吸收,保护胃黏膜,同时能够促进酒精在肝脏的分解和排泄、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伤,而且还能缓解酒后头痛脑胀、脸红耳赤等症状。
葛根汁饮料能降低血醇浓度及使乙醇所致的血液粘度异常恢复正常。因此吴伟教授建议:对于常应酬饮酒者,餐桌上可取葛根45—60g(或葛根花10-15g),以水煎煮,代茶频服,具有极佳的护肝解酒疗效。
3、调脂降糖
研究表明,葛根水煎液及其有效单体(葛根素、葛根总黄酮等)主要通过调节患者体内相关糖、脂代谢因子水平,增强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对胰岛素敏感度,改善患者身体肥胖、倦怠乏力、口干口渴等症状,具有明确的调脂降糖作用。
临床上用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者,通常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4、解肌退热,生津止渴
中医认为,葛根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的作用,又因其轻清升散,药性升发,故常用于内热消渴、麻疹透发不畅等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