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青虾早春管理技术
(一)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做好生产销售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各项防疫措施。禁止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养殖场,对运输车辆及相关物质及时进行消毒。每日对养殖生产管理人员和生产工具等进行消毒,进出带好口罩,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全面的消毒,净化生产环境、减少疫情传播。
(二)做好虾种分养
随着气温回升,起捕青虾的伤亡会越来越大,生产上一般要求春季青虾放养时间为上一年的12月至1月底,最迟不能晚于2月下旬。因此,需要减少库存,避免因存塘过多造成缺氧。在疫情防控解除、市场正常销售前,可通过社区团购、网上销售等加强商品虾销售,留塘虾种及时分养。
放养前要做好池塘晒池,有条件可以晒塘一星期,并采用漂白粉、茶子饼、活性碘等药物快速消毒,有青苔、蓝藻的池塘还需用*藻剂全池*藻一次。池中无集虾沟的要人工挖出一条沟系,既有利于积水晒池,又便于集虾起捕。每亩放养量视虾苗的大小而定,一般控制在10~20公斤/亩。
(三)强化水质管理
养虾池水质要适当肥水,否则易长青苔,导致出现“青苔虾”,要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40cm以内。水质偏瘦的池塘要施放生物肥料或经发酵后的有机肥料100~300公斤/亩,起到培育肥水、增加天然动物性饵料、减少池中出现青苔、蓝藻“水华”(臭绿沙)现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