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现在的年轻人接触最多的奶制品,可能不是高锌高钙、补脑健体的成年奶粉。
而是占领每一条商业街,五步开一家、十步卖一人的奶茶。
也许年轻人对打嗝最深的印象,不是儿时被喂奶后打出的奶嗝,也不是吃完饭后嗝气不停、一连灌下七口水的偏方,而是一口碳酸饮料闷下去,二氧化碳顺着食管冲上脑门,把自己冲得眼泪汪汪的那个真真正正的气泡嗝。
当人知道奶嗝的真面目,那除非故意玩梗恶心人,一定写不出如此具有冲击力的奶嗝文学。
这就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当作者们写奶嗝文学的时候,他们到底想到了什么?
再次忍着恶心欣赏在网上横行霸道的奶嗝文学会发现,无论这一文学变体成了什么样子,都脱不开一个“奶”字。
除了哺乳期的爸爸妈妈,“奶”留给人的印象,一般不会是婴儿臭烘烘的奶嗝,而是沉淀着醇厚气息的奶香。
婴儿的奶香来自于每日的母乳奶粉喂养,牛奶的奶香来自脂肪酸的挥发,无论哪一项,都不会让人联想到臭气,反而觉得分外香甜。
在淘宝搜索“奶香味”,下拉的推荐项里最多的就是香水、沐浴露、身体乳等与身体亲密接触的商品,很容易让人想到孩子洗澡后身上扑的爽身粉的味道,甜美温和,连带着宝宝皮肤的嫩滑与洁白一起刻在了人的记忆里。
因此,并不好闻的奶嗝,到了这些作者笔下,就无视现实,和奶香、年幼、柔弱、天真等能激起人保护欲的标签绑定,成为了塑造娇嫩无邪小白花角色的好工具。
而在这次奶嗝文学离谱化之前,它代表着一种柔弱向的角色审美,已经在网文界流行了很长时间,这就表示,这种审美一定有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