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酒家出品的百花煎酿鸭掌
在厨房江湖里,蟹黄称誉牡丹,虾胶美名百花。其中,百花可谓代表了广州厨师用虾做点心的一个高峰,奈何年代久远,加上成本的关系,近乎失传。
所谓的胶,是指将鱼、虾等肉块经剁绞成茸末状,再经过调味搅拌和挞制,令肉质上劲爽口的制品。
按质地分有“软、嫩、爽”等三种形态,由于此类制品经过搅挞后,有黏性,所以广东人称之为“胶”。
而百花便是指虾胶,因凡是煮熟后的虾,无论是虾壳,还是虾肉,都会因它富含的虾红素,而产生红润的色泽,尤其是虾肉更是白里透红,十分美观,有“万花丛中一点红”的美态。
所以旧时广东人称虾胶为百花,用以做点心填馅的,称之为百花馅。
百花馅,曾经的馅中之王要说百花和百花馅有多出名,根据已故的粤点泰斗陈勋的说法:在上世纪40年代左右,由于物资匮乏,虾极其珍贵,很少原只上菜,而百花馅作为最典型的做法,几乎囊括了所有以虾为材的菜点。
而陈勋的师傅崔强外号“百花强”,其一手百花馅做得炉火纯青,当时可谓“垄断”了“虾点市场”。
由此可见,百花馅作为一种点心原料,在旧时的地位可谓登顶,乃是真正的馅中之王。
由百花馅做成的点心,旧时就有榄肉鲜虾扇、百花龙珠饺、百花鲜虾饺、百花白兔饺、珍珠琵琶虾、百花凤眼饺等。
这百花馅传奇之处在于用料精,现在因为成本的关系,大部分餐馆都改用成本低的罗氏虾,而传统的百花馅必须采用清明前后的新鲜河虾,五斤河虾只能剥得一斤肉馅而已,再加入二两精肥肉,按现在的市价来算,每斤馅光成本就差不多一百多元,考功夫,讲技术,如今广州已鲜有人制作。
虾饺馅,广为流传再看今朝,广东以虾入点的代表,就是虾饺。
根粤点泰斗何世晃介绍,虾饺虽然是虾馅,却不是用百花馅来做(因为汁少),而是用专用的虾饺馅。
虾饺馅的特点是要生虾肉和熟虾肉搭配,还要配上1/5的肥肉、些许笋尖丝,制作时也不用像百花馅那样搅拌和挞制,重点是要保留虾的形状和原来的口感。
相传,虾饺始创于20世纪初广州市郊伍村五凤乡的一间家庭式小茶楼——怡珍茶楼。这家酒楼老板为了招徕顾客,便别出心裁,收购鲜虾,加上猪肉、笋等作馅料,再以当地“粉裹而蒸之”的做法做成虾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