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套娃,但肥肠请你使劲套。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泺水居
莆田套肠,苏州套肠,并称套肠双杰。莆田套肠是“小肠套小肠”,做成甜甜圈的模样,嚼起来是一层层地弹射、爆开;苏州套肠,则是真正的“大肠包小肠”,先煮再炒,挂上浓油赤酱、亮晶晶的,甜鲜口的哟。
卤煮,老北京的味觉执着。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小风博士
肥肠,真正的江湖人间之味,洋溢着彻头彻尾的平民主义。
北京住久了,卤煮自然成了心头好。它起源于南城市井,肥肠与火烧共锅,远远就能闻到烟火气息;肠油而不腻,饼韧而不粘,浇上一大勺蒜汁,满满一大碗荤腥加主食,齐活。
肥肠江湖,没有恩仇,只有快意。图为宝岛台湾的大肠面线。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imagemore
一方水土一方食,一方食材一方味。肥肠,就是检验吃货友谊的标准。若你提到肥肠,对方两眼放光、激动不已,革命友谊确认无疑;若他扭扭捏捏、嫌弃不已,你就要反思:自己的交友原则,竟然禁不起肥肠的考验?
“你这条粉肠,好好味啊!”(粤语)
比起魅力四射的大肠,猪小肠就显得默默无闻。没办法,同为一条肠,小肠不仅体型娇小,口感还略逊风*;若处理不好,不仅干嚼不动,还会有苦涩味,真正的厨圈*手。
真是同肠不同命,小肠羡大肠啊……图为东北烤脆肠,也就是小肠。图 / 视觉中国
广东人呵呵一笑。“粉肠(小肠)嘛,啫一啫(jue)就好啦!”
啫啫煲,广东特有的烹饪法,适用于一切耐煮又难搞的食材。“生啫”就是在瓦煲底部,放满生蒜、洋葱、姜块等香料,上面铺好生食材、辅以足量酱汁,将瓦煲猛火加热、不加一滴水,依靠原料本身挥发的蒸汽来“啫”熟——我蒸我自己,绝对原汁猛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