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在四季分明的江南,因为冬花少,冬蜜难能可贵,“唯二”能让人类品尝到的单花蜜只有野桂花蜜和枇杷花蜜。
这阵子,杭州塘栖枇杷花盛开。
花香四溢的果园里,两群蜜蜂会掐架。
流连花丛采蜜的两波蜂,一波是身强体壮、祖籍意大利的意蜂(西方蜜蜂),另一波是土生土长、个头不大的中蜂(中华蜜蜂)。
今年冬蜜的产量怎么样?怎么吃蜂蜜更科学?关于蜂蜜,你又了解多少?
今天,就跟着小时新闻一起涨知识吧。
1】冬蜜可贵,枇杷花蜜新鲜出炉
在寒意笼罩的江南山野,冬天能够开花的蜜源植物除了野桂花,恐怕只有盛产枇杷的塘栖、兰溪等地能让勤劳的小蜜蜂天天吃饱饱。
意蜂的勤劳程度远不及中蜂,它们喜欢采集成片、成林的花蜜,满树繁花的枇杷很对它胃口。
只要白天气温不低于14℃,“采花大盗”意蜂就会大举进犯枇杷园,成为采蜜界当之无愧的“战斗机”。
个头相对弱小的中蜂,掐架的本事没有意蜂大,但为了争夺冬天仅有口粮,它们也会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
好在,这样的厮*通常维持不久。
冷空气步步紧逼,囤够了货的意蜂因为怕冷,变得不再造次,纷纷躲进蜂巢越冬。
此时的中蜂,却在体内抗冻基因的加持下,悠闲纷飞在花丛,享受着没有竞争者夺食的美好时光,这场冬日夺蜜之争最终不战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