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武林外传》
跟樱桃、杨梅一样,枇杷也是我国盛产的水果,跟中国人“交情”深厚。早在汉朝时,人们就已经驯化食用它了。到了唐代,江南的枇杷就很有名了——跟杨贵妃的荔枝一个待遇,每年由专人快马加鞭,一路北上,将枇杷鲜果送入皇宫。
枇杷果色明艳、株型挺拔,所以也常被种在窗前屋后,入诗入画。在诗人笔下,枇杷常用来表现初夏时节和田园风光。
除了观赏鲜食,枇杷也是著名的传统药材。最常见的是川贝枇杷膏,用来治咳嗽。但入药的并不是枇杷果,而是叶片,其中成分可以消炎止咳。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冬天开花,就反着来
我们熟悉的很多水果,生长规律都是春华秋实,冬季往往落叶休眠。枇杷却在秋天萌芽,冬天开花,春天挂果,暮春初夏果熟,跟常见水果完全反着来。
咬一口绝对汁水四溢,是谁馋了
选在冬天开花,就得耐寒。
枇杷的叶片深绿,背面还有绒毛,在长江流域冬季零度左右的气温里,也能常绿不凋。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枇杷树上细碎繁多的小白花成簇绽放,从花梗到花萼,都“武装”了密实的锈色绒毛,颜值不高,却能保暖。
盛开的枇杷花
枇杷花不起眼,但胜在花量大,花蜜含量可观,是冬季非常珍贵的蜜源植物,深受蜜蜂和鸟儿的青睐。过去游牧的养蜂人,会专门追着枇杷花开放的地方转场,酿造枇杷蜜。
江浙地区的朋友,还常趁冬天晴暖少雨时,采摘枇杷花晒干,制成花茶泡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