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巧,真的只有这一张图呢!
我不太会炒鸡,关于鸡子的做法,有太多太多,像爆炒(超级辣)、像红烧、像清炖、像卤煮……
在众多鸡子的做法中,我只会做大盘鸡,这种做法对于我来说,可能是最简单也最擅长的了。
这次好巧不巧,楼下的超市里刚好有一只黑爪土鸡。
这个是我一直想买但是总会因为一些原因没有买到的一种。
比如,菜市场里,当你去问,老板有没有土鸡时,老板会把他的柴鸡拿出来。
而柴鸡和三黄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一点也看不出来。
所以,还是黑爪的土鸡好辨认。
最初的一次,应该是一年前了。
在菜市场,小区门口的菜市场,卖水果和米面油的较多一些,对于肉类也就两三家吧。
老板给我拿出一只黑鸡,看着体格也不是说很大只的那种。
至于有多重,我几乎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价格,快60了。
那时我想,黑鸡不便宜呀!就再也没有买过了。
到这一次,元旦,在超市里偶遇,也是一种缘分。
30多一点,一大只,快四斤的样子,好惹人喜欢。
我毫不犹豫地就赶紧把这个黑爪土鸡放进我的购物车,生怕被别人抢走了。
也确实,这是最后一只了。我去采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了。
又另外买了大葱、洋葱、生姜、青椒和香菇,一切准备就绪了。
在炒之前,我是先把鸡子焯水,撇去浮沫,捞出,过水,清洗干净,控水备用。
烧热的油锅里,不加调料,先把鸡子爆炒,微微带一点焦黄以后呢,再加调料、啤酒、土豆、香菇炖煮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在等待炖熟的间隙,不禁想到了以前……
在家里,就结婚以后的这个家里,我几乎很少吃鸡子,所以也很少去做。
家里人要求了,我才会去买,去做。
我对鸡子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受,说是同情倒也谈不上,说是冷漠那也不至于的。
在我小一些的时候,应该是初中高中的样子,我们村子里有很多饲养户。
养肉鸡的、蛋鸡的、养牛养羊的、养猪的,养的数量都不多,尤其是体格大的家禽家畜。
牛、羊、猪,像这样的家禽,一般最多也就不到50只,接近50只的样子那也就是养殖大户了。
但小鸡仔不一样,因为身小体轻,养在笼子里,一次可以养几千只。
村子里,养殖户都是个体户,没有什么经验,小鸡仔从破壳到长到两三斤需要好几个月。
这其中,虽然花费的人力物力不多,但时间一长,也难免出问题。
一旦,有了病情,小鸡仔们一夜之间可能是几十上百的死掉。
都是一些没有长成的小鸡,生着温病,不能食用,更不能进入市场,所以只有掩埋了。
就村南边那条大沟河里,没有水,常年干涸,一架车子一架车子的小鸡仔都被倒了进去。
这里也一下子成了村里人厌弃的地盘,背地里也会责备着养殖户。
总也有几户闲散懒人,用手里的木棍扒拉着。
一边扒拉着也不忘用手感受着温度,一摸还热乎着,就赶紧拾起来装到自己的口袋里。
不一会,那件破烂不堪的外套口袋里就满满当当的,一走三回头,不是怕被看见,而是怕掉了。
旁边有看见了邻居,就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咋不吃死你!
是的,大抵是自己不敢食用罢了,见别人捡了吃了,倒也嫉妒了起来。
待到养殖户的鸡子长成了大个头,可以卖掉了,有一些邻居们又会三五围上去,一直等。
等着鸡子装新笼,等着过秤,等着装车,等着洒水给鸡子降温,等着数钱,等着商户把鸡子拉走……
好吧,剩下的,瘦小的、瘸腿的、断翅的、抬不起头的……都成了邻居们的晚餐。
养殖户,今天卖鸡子的养殖户,他的邻居,晚上都吃了鸡子。
有爆炒(超级辣)的、有红烧的、有清炖的、有卤煮的……
好像,这个养殖户不再是被厌弃的对象了。
那南边大河沟里的,有温病的鸡子也早被分解掉了。
那个闲散懒人,当时吃了带温病的鸡子,现在可能还在河沟边闲逛呢……
啊,我一直看着我锅里炖煮的大盘鸡,也不觉得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