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往往在烹调淡水螺的时候,人们比较注重的是祛腥这一环节。而在民间,能达到祛腥效果的调料有不少,常用的有蒜、葱、生姜、八角、茴香等,而紫苏因为气味芳香,被誉为其中最佳的一种。
但是,紫苏的成熟季节,是在9月后的秋天。
因此,根据“不时不食”的说法,清明时节炒石螺,用紫苏来做的话就是“反季节”了。
因此,人们反而更喜欢用另外一种祛腥搭配:豆豉加辣椒。
根据江门老厨蟹鹏介绍,豆豉、辣椒是常用的处理淡水河鲜的调料,尤其是搭配螺、鳝鱼、河蟹这种寒凉食物,不仅能起祛腥作用,而且特殊咸辣香味,能把这类淡水河鲜的“江河味”覆盖掉之后,产生一种类似自然的惹味。
最重要的是,清明时节是石螺刚刚从泥土中钻出来的时候,“食量”比较大,所以附着在河泥底层觅食的时间比较长,此时泥腥味也是全年最浓的。
所以,紫苏尽管可以祛腥,但对付这类腥味浓烈的石螺时,效果并没有想象中好,所以平时就算用紫苏炒螺时,也是需要放一点辣椒来增强效果的。
至于对付这个时期的石螺,豆豉的咸鲜味反而更能体现它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