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别的地方说鸭肉滋阴,大补,但在我居住的这个地方,鸭子却被认作是发物,鸭子平时是不大有人吃的。只有到了每年的七月节前后,那平时鲜有人问津的鸭子,才会变得大受欢迎。
平日江门本地与神灵沟通,用的都是鸡一类,但在七月节里,鸭子就会变成主角。但为什么七月节祭祀要用鸭子不用鸡呢?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过阴间要渡河,仅有的一座奈何桥满足不了需求,而鸭子则可以带着祖宗游到对岸。那鸭子会游泳,在阴间渡河,就可以充当渡河的运输工具了。
另一个说法是如果用鸡的话,鸡爪会把送给祖宗的东西抓烂。也有说法是因为鸡的爪子会往后刨,就会把给祖宗送去的钱都给刨出来,所以祭祀就不能用鸡了。
对这个说法我觉得有些疑惑:过年也是会用鸡呀,过年的鸡爪子就不会往后刨?
有些地区在中元节这天还必须要吃嫩姜炒鸭。据说因为“姜子鸭”等同是“姜子牙”,放上一碟姜子炒鸭,就是在告诉那些没有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姜太公在此,别到家里来捣乱了。
嫩姜炒鸭好吃,但在本地,就认为鸭子要配上苹婆果才是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