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时吃的莲蓬,剥出来的莲子有一层青翠欲滴的粗壳,莲子是洁白的,两瓣合在一起,稍稍一剥,里面有个同样青翠的莲心,一切都娇嫩得很。需要加工的莲子完全不是夏天的模样:那层青翠欲滴的粗壳已然变成了一层铁灰色的硬壳,表面异常光滑,一般的剪子根本无从下口。需要用特殊的剪刀,俗语叫做桑剪(始终不得其意,凑着读音勉强写来)造型类似于老虎钳,有刃,刃口又短又锋利,刃的两半特别厚实,呈半椭圆形,合起来时像鳑鲏鱼。两个柄也是又厚实又长,这样的剪刀才使得上力。剪莲心需要技巧,椭圆形的莲子,先是减去两个头,然后中间剩一圈莲子壳剖开,用剪刀口一卷,莲子壳才完全下来。出壳的莲子有一层肉红色的皮肤。合在一起的两瓣用手同样也是剥不开的,还得用剪刀剪开,但较先前剪壳要省力得多,这个过程叫做“开片”。一半是白肉,已然达到加工终点;一半是带着莲子心的,还得继续加工。得将莲子心完整地挑出来才算结束。
挑莲心
剪莲子壳难度最大,整个步骤中的核心,既需要力气又需要技巧。貌似简单的动作,唯有自己操刀上阵才发现什么叫眼高手低。用力过猛,莲子被连壳带肉被剪碎了。用力过小,剪刀从光滑的莲子壳上划过。莲子壳硬得像铁皮似的,尤其是最后一道工序—将剩的一圈莲子壳卷下时,稍有不慎就会划破手指。一个常剪莲子的人的手都是伤痕累累的,剪时通常会缠胶布。剪壳,唯有经验者才能游刃有余,操刀的一看便知是家里的主力军。他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剪”的速度。“开片”,则要省事好多,莲子两瓣中间有一条合缝,只要照着这缝下去,很容易就能剪开。一般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做的。挑心,用个最原始的铁丝发卡一拨就下来,没有技术含量,但最考量一个人的耐心。最后一个步骤是分拣,因为整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碎屑,挑好的莲子心里不容许一点点的碎屑。分类站队,当白中略带红色的莲子和碧绿的莲心完全归置好便是大功告成可以交回发货处了。整个工作是一条流水线,谁也不能偷懒。家中所有的成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莲心壳还是很好的引火的材料,烧煤炉的时候撒一把火会很旺。在那个年代里,好像样样东西都会派上用场。即使是全民投入的一个副业,也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