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百味斋素食】
由禁吃肉食,食素,扩大到举凡有生命的,可能*生的食品、衣物都是禁止的。例如对鸡蛋的食用与禁食,各地寺院有所区别。一般说来,广东等南方,比较宽松,可以食品,江苏基本不用,北方原则上不用。如何区别?有生命胚胎的草鸡蛋,如南京六合的活珠子(终止发育的鸡蛋胚胎)是不准食用的。工厂规模化生产的,不能孕育生命的洋鸡蛋,是可以食用的。因为无法辨别哪些鸡蛋是有胚胎的,哪些鸡蛋是无胚胎的,有的寺庙干脆不吃鸡蛋。
【图9,素食】
但是对于禁止肉食,佛典并无严格规定,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特色,按照古印度的佛教,僧人乞食,广结善缘,供养者供养什么就接受什么,不允许挑食,也没有选择、挑剔的余地,按照台湾圣严法师的说法:“只要不是特为某一些托衣钵着而*,纵然鱼肉等食物,也不拒绝,这就是我们小乘佛教不规定必须素食的原因。”因此,南传佛教地区的国家乃至出家僧人,都不坚守素食;西藏的喇嘛不食素,但是不亲自*生。
【图10,禅宗六祖惠能法师】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得到弘忍传法后,离开黄梅五祖寺,被神秀一派追*,隐藏于打猎人队伍之中,吃饭时,打猎人吃肉,他吃肉边菜,而避开菜边肉。不吃肉是为了坚守戒律,吃肉边菜是为了生存,保持生命。后来,惠能主持宝林寺,开创禅学南宗,禅宗从此绵绵不绝。试想如果当初惠能大师墨守成规,以戒律为重,不采取变通方法,食肉边菜,岂不是白白丢掉性命?那里会有后来的禅宗繁荣。这就是说,食素在特定情况下,也是可以变通的。
【图11,素斋】
说到僧人不能沾荤腥,读者会联想到酒肉之类,其实汉传佛教讲荤腥并不专指肉食。佛教中的荤菜,是指具有恶臭味道的蔬菜,如大蒜、葱、韭菜等。《楞严经》说:荤菜生食,熟食助淫。比丘戒律里也规定:吃了荤菜要单独住,或者距离他人数步以外,并位于他人下风而坐,不能干扰他人。所谓腥菜,指肉类,辣椒、胡椒、五香、八角、茴香、桂皮算是香料,调味品,不是荤菜,不在戒律限制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