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正是孩子长个的黄金期,作为家长,给孩子补钙补锌很重要。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们,均衡营养的饮食不但能帮助孩子发育智力还能让孩子见风就长。
要是碰上挑食的孩子,妈妈们就得拿出毕生所学,不能让孩子在该长个的时候营养跟不上,输在了起跑线上。尤其是对于该值得补充,更是重中之重,我家孩子很喜欢骨头汤,不仅可以喝,还能煮面,炖菜,用来蒸鸡蛋羹,甚至煮粥喝,用处超级多,但是前提是要炖出香浓不腥气的骨头汤。
天津这边大骨头还挺便宜,18块钱一斤,多买了点准备一部分拿来红烧,一部分拿来炖骨头汤。说到煲汤,实际上喝的就是那股子鲜味,但为啥就是有人炖出来,骨头汤很腥气,还特别油腻呢。
其实煲汤,最忌讳的就是乱加调料,它不和红烧、糖醋、酱焖那般,调料越多越好吃,反而是越少越好。炖骨头汤,要想炖出来又香又浓郁,不腥不油腻的话,全程只需要放3样。
一、材料准备
1. 大骨头选择:大骨头可以选用猪筒骨,腔骨,扇子骨,不同种类的骨头会带来不同的口感和风味。猪骨相对较为常见,价格也比较亲民,其炖出的汤味道醇厚。
2. 生姜:准备几片生姜,生姜不仅可以去腥增香,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够温暖身体、促进消化。
3. 食盐:适量的食盐是调味的关键,它能提升汤的味道,使其更加可口。
4. 白胡椒粉:少许白胡椒粉可以增加汤的香味和层次感,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去腥作用。
二、做法步骤
1. 泡水
首先,将大骨头仔细洗净,放入一个干净的容器中,加入足量的清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约为 1 至 2 小时,这个过程的目的是让大骨头中的血水和杂质充分渗出。
在浸泡过程中,最好每隔一段时间换3次水,这样可以确保泡出的水较为清澈,最大程度地去除骨头中的杂质。通过浸泡,不仅可以使炖出的汤更加清澈,还能减少腥味。
2. 焯水
将泡好的大骨头捞出,放入锅中。注意,锅中要加入足够的冷水,这样可以使骨头在逐渐升温的过程中,更好地将内部的杂质和血沫排出。
大火将水煮沸后,会看到水面上浮现出一层浮沫。这是骨头中的杂质和血沫,需要及时撇去。可以使用一个勺子或者漏网,轻轻地将浮沫撇到一旁,然后倒掉。
焯水大约持续 5 ~10 分钟后,将大骨头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这一步骤是为了去除残留的杂质和浮沫,确保骨头表面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