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走进位于太原市晋源区赵家山村晋阳花馍的代表性传承人郝庆玲的花馍作坊,扑面而来的是刚出笼的热气腾腾的花馍。面案前,一个个巧媳妇们正在紧张地赶制花馍,在她们的妙手中,一块块看似普通的面团经过揉、捏、搓、拉、盘、剪,奇迹般地变成二三十种不同的形态。有人们祝寿时用的寿桃,有生娃后送的大喜馍馍,有过生日满月时娘家蒸的圐圙,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前摆放的枣山山,有牛、羊、猪三牲大贡,有古代主人出丧时蒸制的凉帽壳,还有福寿娃娃、鲤鱼龙门、石榴佛手、莲花大贡……灵动活泼,惟妙惟肖。
据了解,“晋阳花馍”是以古晋阳地区为代表的民俗祭祀用品,从发面、造型、制作到着色都采用天然的原料手工制作而成,是一种具有较强地域特色的民间传统面食,在中华传统的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2011年被列入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郝庆玲说,后天就是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了,前来订制花馍的人特别多,现在她和姐妹们都是争分夺秒、加班加点的赶制,各种花馍供不应求。花馍制作时,和面的软硬度、面和碱的配比、面塑蒸制的火候、时间都有严格的讲究,考验的是功夫、劲道和力道,体现的是想象、技艺和审美。晋阳花馍作为晋源民间传统面食的代表,表现出纯朴善良的民风民俗,我们有责任将晋阳花馍这个传统面食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口传手教,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
说话间,一蒸箱花馍出笼了,一个个憨态可掬、可爱蠢萌的花馍冒着腾腾的热气出现在人们面前,自然发酵的醇香味道扑鼻而来,透着红红火火的年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