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2日,上海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国际宠物水族展上的参展商。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龙鱼选美
2016年的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发展休闲农业,文建强响应号召,赶在上半年的最后一天成立了中国渔业协会龙鱼分会。4个月后,龙鱼分会牵头举办了第一届长城杯世界龙鱼锦标赛,为龙鱼选美。
为了这场比赛,文建强用3个月制定出一套详细的评分标准,做成了一本20多页的册子。比如龙鱼的眼睛必须大小一致,比例适中,位置对称,不会朝上或朝下翻,不能浑浊;龙鱼的嘴部要完整,上下颚要密合,不能有空隙,要互相对称……
为了符合龙鱼的审美标准,人类开始改造龙鱼,给鱼做手术。远航曾在某届龙鱼比赛时做过裁判,他记得赛前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到底该不该给鱼整容?
“就像香港小姐比赛,那你说素颜能比吗?”远航说,讨论的结果是整容手术没有问题,“再漂亮的人、植物都要经过后期调整,鱼为什么不可以?唯一的标准是手术算不算成功,能不能让人一眼瞧出来。”
这届龙鱼比赛当天,有一条鱼颜色血红,身形匀称,唯一不好看的地方是眼部——眼睛上翘,眼神呆滞,没什么精神。鱼商付老一眼看出它做过手术,而且操作失误伤到了神经,最终它没能进入前四名。
赵鹏是少数能为鱼动手术的人之一,六七年里,他为上千条龙鱼整过容。有的鱼鳞片长歪了、尾巴撞断了、胡须不一样长,他都能帮它们修正过来,用手里的一把剪刀为鱼们定制标准化的美丽。
今年10月,赵鹏在石家庄的水族店里为一条龙鱼进行了“吊眼”修补手术。他把麻药倒入白色的塑料泡沫箱内,搅拌均匀,随后放入一条大约20厘米长的龙鱼,不到半分钟鱼就晕了。赵鹏左手四指微微弯曲握住鱼头,大拇指摁住鱼眼,右手拿出一把修剪衣服线头用的U形弹簧剪刀,刀口和鱼的眼眶齐平,一剪子下去,鱼眼附近多余的脂肪就被剪掉了。
做完手术的鱼,伤口上会被撒上*菌用的黄粉,被兜着的头放在充氧泵附近等上五六分钟,醒过来就没事了。但赵鹏做过手术的鱼,也有没醒过来的,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可整容难以避免啊。”赵鹏说,“别人的猫选美前都洗澡,你的猫不洗澡就上台了?”
为了长途跋涉参加比赛,大部分鱼要在比赛前半个月停止喂食,以防止运输过程中呕吐或排泄。老虎说,龙鱼饿一个月都不会死,只要打包得当,经常性的长途运输也不会造成损伤。
但11月19日的比赛会场旁,一条红龙鱼在运输过程中氧气不足,刚到场就缺氧了,眼神呆滞,放进鱼缸里直翻肚皮。店员站在旁边抢救,一只手扶着它的身子,脑袋凑到送氧装置前,边上围了一群人,每个都在祈祷:快张嘴喘气呀!这条鱼可值好几万呢!
抢救持续了近40分钟,鱼的嘴巴动了几下,店员试着松了手,没想到鱼肚子又翻上来、脑袋反而沉了下去。这条鱼没救过来,被人从缸里拎出来放进垃圾袋,直接扔进了门口的湿垃圾桶。
与这条默默离开的龙鱼相比,嘟嘟的死大概要算“惊天地泣鬼神”了。远航看到,所有人都在转发嘟嘟的消息,“整个‘龙巅’都是这个”,圈里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网友都加了他的微信,劝他千万别伤心,有人来到展位上,劝说他,嘟嘟也算是“做了最后的贡献”。因为死,远航和公司在圈子里又火了一把。
在远航的形容里,嘟嘟是公司的镇宅之宝,是古时候放在屋里的尚方宝剑,是丐帮的打狗棍。“现在丐帮帮主还在,成员也在,但是棍丢了。”
死后的嘟嘟,依旧被泡在水里,放在一个白色的塑料箱子中,和它活着的时候一样。接下来,它还要经历几次迁徙,被送到一位有名的标本商那里,被泡进药水、剖开肚子、掏出内脏,只留下漂亮的、鲜红的、被人宠爱的身体。
它会成为一具美丽的标本,将自己最后一次奉献给主人,永远陪着公司里的所有人。
(文中赵鹏、老虎、田野、付老为化名)
值班编辑 李二号 花木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