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吃的民族都很善于运用高汤,高汤的神奇之处不单单是香,而且香得有层次,能够层层递进,能够回味无穷。
熬制真正的高汤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式高汤虽然不像法式高汤需要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但它们同样都遵循一个铁一般的原则,那就是熬取不止一种肉类的鲜美。现代人自己下厨难有这样的心力,但可以用同样的思路去烹饪一顿高蛋白低脂肪的简易大餐。
海鲜、菌类、少许红肉,构成满满一盘蛋白质,口感丰富,相互渗入鲜香风味,拉开味觉体验上的层次。当然这样简单粗暴的搭配方式,无法在短短的炒制时间内达到高度融合的醇厚香浓,但同样也有简单粗暴的方法帮助融合:增加一个调味基调以统合鲜、腥、膻、腻,比如冬阴功酱。冬阴功酱不只适合汤品,也可以提升炒菜的调味效率,一点点冬阴功酱增加不了太多热量,却能大大提升菜品口味。同理的调味方法还有火锅底料,但需要注意使用量上要控制得当。
大多数人都觉得精米白面好吃,也容易变化加工,但这除了是食材本身的特性给人的印象之外,也有一部分观念和习惯上的原因。在物资匮乏的时代,精米白面是相对珍贵的主食食材,且口感细腻,所以在饮食观念中被习惯性地定义为“好吃”的。
但“好吃”不仅是个相对的概念,同时也是个很个人化的判断,在很容易满足生命活动所需热量的现在,口腔是否还需要执着留恋麦芽糖带来的回甘?越早接受健康饮食观念的人,越不甘于这点原始单调的享受,转而追求古朴的粮食作物带来的丰富口感和多种滋味,回甘也有,但多出了更多咀嚼乐趣。
根茎类作物、各种谷物包括粗加工的米,还有不同的豆类都是主食的好选择。精米白面好吃,但只是众多好吃食材中的一类,而且在健康方面没有那么大优势,尤其不利于减脂。除非是有咀嚼和消化问题的特殊人群,一般人大可以把精米白面变成多种主食选项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