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都是豆子,“豆汁”和“豆浆”区别在哪,为啥走不出北京?
导语:到北京旅行,登长城、游故宫是外地朋友必备的项目之一,而有些勇敢的朋友,还会尝试挑战一种“黑暗料理”——豆汁,不过很多人还是以失败告终,有的人喝了一小口之后,就默默放下来碗,不想再喝第二口了。
多数人对于豆汁的感觉,总结起来,大概就是这几个词语——“酸腐味道”、“酸酸馊馊”、“一股泔水味”,都是一些“差评”的词语,所以豆汁才一直走不出北京。不过,对于北京人来说,他们就好这一口,清晨来一碗豆汁,就是美好一天的开始。
早在辽宋时期,豆汁就成为了民间大众化的美食,从清朝开始,豆汁就在北京流行起来。在乾隆十八年,豆汁更是成为了宫廷的御膳。根据历史的记载,当时乾隆皇帝招募了多名豆汁工匠进驻御膳房,并且召集一众大臣品尝豆汁,结果大家喝了之后,纷纷拍手称赞。
“豆汁”和“豆浆”区别在哪?对于南方人来说,可没有豆汁这东西,只有豆浆这一食物。于是人们就有这么一个疑问,豆汁和豆浆是不是同一种东西?它们的区别到底在哪?事实上,虽然它们都是以豆子为原料,但却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食物。豆浆是用黄豆加水研磨之后得到的浆液,而豆汁则是用绿豆作为原料,把粉丝的下脚料发酵以后,放入大锅里煮一煮,随后再过滤,这就是豆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