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影视音乐,我和我的家乡歌曲片尾曲

首页 > 娱乐 > 作者:YD1662025-04-17 02:11:07

——访《沈阳啊沈阳》歌曲原创词作者朱来顺

作者:张维平

朋友,你可曾记否?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沈阳流行着一曲脍炙人口的歌曲吗?那首歌的歌名就是《沈阳啊沈阳》,经过沈阳著名歌手曾静的首唱,那甜美的嗓音灌入磁带后,更是风靡于大街小巷。至今,仍是久唱不衰。我们先来看看这首歌的歌词---------

沈阳啊,沈阳啊,我的故乡

马路上灯火辉煌

大街小巷是人来人往

披上了节日的盛装

社会主义的高楼大厦

伫立在古老的沈阳

那是我常年居住的地方

自力更生重建家乡

亲人啊,朋友啊,慈祥的母亲

愿你在平安的路上

生活的道路是多么的漫长

而今我向往的地方

有朝一日我重返沈阳

回到我久别的故乡

我和那亲人欢聚一堂

共度那美好的时光

可是,当你翻开这首歌的刊物印制,还有上网搜寻这首歌的词作者,都会看见这首歌的词作者标注着“佚名”两字。那么,这首歌真的无人创作吗?并传为是当年盘锦知青集体填词,果真如此吗?一个偶然的机会,战友朱广顺向我讲述了其大哥朱来顺创作这首歌词的大致过程......

今年是沈阳市暨东北解放75周年,也是《沈阳啊沈阳》这首歌词创作55周年。75年来,沈阳人民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使沈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也见证了歌词中的沈城人民追逐幸福生活和实现美好的梦想。因此,我慕名采访了这位全国知名的摄影家、记者,老兵朱来顺。

我和我的家乡影视音乐,我和我的家乡歌曲片尾曲(1)

见到老兵朱来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身体健康,每天还能骑电动车。他很健谈,思维敏捷,可能和当过记者的经历有关。记忆力很强,多年前的事记忆深刻。为人低调,不喜欢炫耀年轻时的辉煌......根据朱来顺提供的1983年出版的《中华人物大典》和1997年出版的《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和1989年出版的《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看到是这样介绍朱来顺的:朱来顺,笔名:晓竹,男,汉族。1943年10月生,河北安国人。1961年毕业于沈阳电器工业学校。同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政治部新闻干事,从事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工作,10余年有多幅新闻照片、艺术摄影和文字稿件及诗文、杂文发表,多次被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并获得多项奖次,还被新闻单位树为学习标兵、召开专题座谈会介绍经验及出版专集介绍其先进事迹。

我和我的家乡影视音乐,我和我的家乡歌曲片尾曲(2)

1978年转业到《辽宁画报》任摄影记者。1984年任《星期画报》摄影记者,图片室主任,1987年任《美术大观》编辑部摄影记者兼《小书画家》摄影编辑。朱来顺同志从事摄影工作三十多年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摄影作品500余幅,专题摄影61祖,新闻稿、诗文说唱节目等60余篇,创作改编连环画脚本10余部,完成大型画集《北普陀藏画集》、《孙鸣邨绘画全集》、《中国辽宁画院的全部拍摄》,参与了大型摄影画册《中国少数民族》、《中国辽宁》、《辽宁农牧业》、《中国工业》等大型画册的拍摄。画报《先富起来的人们》、《老哥俩比富》等获新闻系统优秀专题奖。作品《圣地延安》、《希望的田野》、《言至肺腑》、等入选省以上影展,多篇论文入选《中国摄影家大辞典》。那么作为一名记者、摄影家又是如何写出歌词的呢?

原来,朱来顺从小就喜欢诗歌,爱读爱写。入伍后把这个爱好带到部队,其间有很多作品在当地报纸和解放军报上发表。《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这首诗,就是1968年建军节前,在部队为团里投稿所创作的。1968年9月开始,全国的初、高中学生“简称老三届”,全部上山下乡。被称为知青的学生们来到农村,很不适应农村的艰苦生活,其文化生活更显匮乏。朱来顺有个外甥也是下乡青年,因喜欢诗歌,向朱来顺要了一些诗歌,其中就包括《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这首诗。1972年朝鲜电影开始在全国放映,《鲜花盛开的村庄》这部电影的主题音乐很优美动听,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因此,知青们就随意填上了这首诗作为歌词传唱开了。

进入80年代,经过几年的传唱,这首歌曲也在不断填词、改词,出现了多个版本。但曲调没变,基本句子没变,歌名最终改掉了我的故乡四个字,定为《沈阳啊沈阳》。修改后的歌词1987年由辽宁歌剧院的歌手曾靜首唱,一炮打红。后由北国音像出版社录入磁带推出发行,据说出版了100万盒磁带都销光了。经著名通俗歌手曾静、艾敬、李玲玉、那英等演唱以后,不仅唱红了辽沈大地,而且传遍了大江南北。2004年10月,沈阳日报社记者庞铁明慕名采访了原创词作者朱来顺,并在《沈阳日报》2004年10月22日C5版刊登了采访报道,题目为《“沈阳市歌”词作者首次露面》。

我和我的家乡影视音乐,我和我的家乡歌曲片尾曲(3)

采访中朱来顺又改写了一首新的歌词。在民间,《沈阳啊沈阳》那被沈阳人熟悉的旋律,也时常成为沈阳老百姓抒发情感的曲调,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也在更换着新的歌词,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那一年,沈阳市征集市歌,根据广大市民推荐,《沈阳啊沈阳》这首歌位居候选第一名。当时的沈阳市市长李长春曾经亲自操笔改写过歌词,并刊登在了《沈阳日报》上,使其更接近改革的形势,社会各界也都有更改歌词的,据说这首歌又被改写了更多的版本,但都没能传唱起来。最后官方也没能把它定为市歌。但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这首歌,也唱惯了其中的歌词。所以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用曾静唱的那首歌词传唱着,这首歌始终为沈阳人鼓舞着,激励着,快乐着,自豪着......

今年已经80周岁的老兵朱来顺,提起这首歌的原创署名时,很低调地说:“这首歌从七十年代在知青中小范围传唱到八十年代风靡流行了几十年,是沈阳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精神体现。我作为沈阳人,能为家乡做点事,永远“佚名”也是高兴的......”

我和我的家乡影视音乐,我和我的家乡歌曲片尾曲(4)

同为老兵的兄弟俩,弟朱广顺、兄朱来顺

我和我的家乡影视音乐,我和我的家乡歌曲片尾曲(5)

作者张维平与朱来顺

作者简介

张维平,辽宁《军艺星光》编辑部记者。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诗赋》《诗潮》《华文月刊》辽宁日报、沈阳日报等媒体,在各级征文中获过奖。

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会员、 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沈阳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在新华社、央视、《光明日报》《学习强国》《辽宁老年报》《沈阳晚报》等媒体发表。在各级摄影赛中均有奖项。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