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咸肉、腊肉退盐法
咸肉是用大量盐腌制而成的,在烹调时,应把肉质中所含的过量盐分清除掉。首先用清水漂掉咸肉表面附着的盐分,然后用稀盐水溶液漂洗咸肉组织细胞内的盐分(所用盐水的浓度必须低于咸肉所含盐水浓度),漂洗几次后,咸肉所含的盐分就会逐渐溶于淡盐水中。最后再用清水漂洗,就可以烹制了。
2.清除羊肉膻味的方法
在牲畜肉中,以山羊肉的膻味最重。羊皮脂腺的分泌物是膻味的主要成分,这些膻味成分是脂溶性的,因此羊肉脂肪的膻味特别冲。如皮下脂肪、羊尾脂肪和肌肉间隙的脂肪中都含有这种膻味的成分,而肌肉部分膻味成分少些。
方法一:因羊肉中膻味成分主要分布在脂肪部分,所以要把羊肉肥瘦分开,并剔去肌肉间隙带脂肪的筋膜,将肥瘦肉分别漂洗干净,可以去除一部分膻味。
方法二:由于呈膻味成分对热不稳定,易被分解破坏,因此可以在羊肉下锅时用少许食用油焙透,待水分焙干后,再加米醋焙干(醋的用量约为肉的千分之一),然后再加各种调味料烹制,膻味即可去除。
方法三:烧羊肉时,放少许陈皮,不但能去膻味,还能使味道更鲜美。
方法四:将适量的花椒用沸水浸泡,冷却后将花椒滤去,把切好的羊肉拌入花椒水中,十几分钟后加适量淀粉即可烹炒。此办法能减少一部分膻味,适用于生炒和做馅。
方法五:烹调羊肉时,加入黄酒或白酒,可去除膻味,增加菜肴风味。因为酒中含有醇类,醇类具有特殊香味,可以去除膻味。羊肉中呈膻味的物质在烹调中与酒中的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特殊香味的酯类,可以起除膻、增香作用。
3.用花椒水可清除猪腰子的*味
把猪腰子表面的薄膜除去,从中间剖成两片,除去白色的腰臊,改刀成所需形状,洗净。用沸水冲泡花椒,水量够浸泡腰花即可,十分钟后捞出花椒,等花椒水凉凉,将腰花放入花椒水中浸泡五分钟,捞出用清水漂净。
腰花经过花椒水浸泡比处理后,成菜无异味,也不会溢出血水,可以保持其鲜嫩。
4.用面粉清洗猪肚、猪肠效果好
猪肚、猪肠具有污秽臊味,一般常用陈醋、食盐等清洗,以除掉其异味。但是清洗时陈醋、食盐等容易渗透到肠、肚内,不易漂洗干净,影响成菜的口感。而面粉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用它清洗猪肚和猪肠,不仅可以除去异味,还容易漂洗干净,操作也方便。
具体方法:先将肚、肠放到清水中洗去污秽粘液,再在肚、肠里外撒上一层面粉(一个猪肚,一副猪肠需要面粉80克),用手反复揉搓几遍,再用清水冲洗,然后将猪肚、猪肠放在沸水锅中大火烧沸,捞出放入清水中,用刀刮去污物,用清水漂洗到有滑腻感时,异味即可除净。
5.兔肉在烹调前要用清水浸泡
兔肉的肉质细而松,蛋白质含量较高,肌间脂肪少,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胆固醇含量也较低,是比较理想的肉类食品。
兔肉带走土腥气味,因此在烹调前,一定要先用清水反复浸泡,彻底除去血水,才可以除净异味,突出兔肉特殊的芳香滋味。
6.小苏打和黄酒可以除去苦胆的苦味
动物苦胆中的胆汁味极苦,有的还有毒性。在禽畜、鱼类加工中稍不留神,就会将胆囊弄破。胆汁污染到肝或肉上,若不及时除去,被胆汁污染的肝或肉就不能食用。如果碰破了苦胆,可以用黄酒、小苏打涂抹被污染的肉表面,使胆汁溶解,再用清水反复漂洗,苦味便可消失。
胆汁不能直接溶无水,但能稍溶于酒精水溶液中。由于胆汁具有酸性,小苏打呈碱性,将小苏打和酒涂抹在被污染处,与胆酸反应生成盐而溶于水,经水清洗,即可消除苦味。
7.切熟肉技巧
加工成熟的肉品,肥瘦硬度不同,如果用一种刀法切,肉容易破碎。切熟肉时:先用锯切法下刀,切开表面软的肥肉,当切到瘦肉时,就要用直刀切,全刀用力,直切下去,这样肥肉不烂,瘦肉不碎,肉片整齐。
8.整鱼分段烹调要切成坡形段
烹制形体较大的整条鱼类时,为了烹制方便,往往切成几段,烹制后拼接装盘,宛如一条整鱼。
如果用直刀法切段,加热后鱼体肌肉收缩,装盘时刀口大,不吻合,成菜形态不美观。
用斜刀法将鱼切成坡形段(操作时刀身与鱼成45度倾斜角),烹制成熟后,虽然肌肉萎缩,但仍较均衡,装盘后,坡面刀口易吻合,即使有裂痕,犹如切的花刀,形态美观。
9.蘑菇除沙法
口蘑、松蘑、香菇等均属草本或木本寄生的食用菌体,大部分是野生的,也有人工培植的。采集后,再经晾晒或烘烤加工成干品,在加工过程中不免带进泥沙。
蘑菇除沙的简便方法是:将清洗发好的蘑菇撒入少许精盐,用手轻轻揉一揉,在用清水漂洗,即可把泥沙洗净。
,